2017中國理工類大學排行榜
中國有非常多種類型的大學,那么你知道中國理工類大學哪個實力最強嗎,接下來陽光網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僅供參閱。
2017中國理工類大學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 | 2017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1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 | 天津大學 | 天津 | 1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15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18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同濟大學 | 上海 | 2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 | 東北大學 | 遼寧 | 25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9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2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0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2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2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2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3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3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4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5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4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 | 長安大學 | 陜西 | 4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4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8 | 河海大學 | 江蘇 | 4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4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4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1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5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5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3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55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3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5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5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6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6 | 東華大學 | 上海 | 6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7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7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7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7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0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7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0 | 福州大學 | 福建 | 7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2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8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3 | 昆明理工大學 | 云南 | 8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3 | 燕山大學 | 河北 | 8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3 | 浙江工業大學 | 浙江 | 8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9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7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 | 96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7 | 南京工業大學 | 江蘇 | 96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9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 | 98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0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11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1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114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2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11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116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4 | 長沙理工大學 | 湖南 | 119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45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129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6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13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7 | 武漢科技大學 | 湖北 | 136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4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陜西 | 139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9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北京 | 15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0 | 浙江理工大學 | 浙江 | 15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1 | 河北工業大學 | 河北 | 157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2 | 廣東工業大學 | 廣東 | 161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3 | 西安理工大學 | 陜西 | 16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16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5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 | 166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56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 | 168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7 | 中北大學 | 山西 | 17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8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171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9 | 青島科技大學 | 山東 | 17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0 | 東北電力大學 | 吉林 | 17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1 | 重慶郵電大學 | 重慶 | 18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2 | 河南科技大學 | 河南 | 181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3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黑龍江 | 18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4 | 河南工業大學 | 河南 | 18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5 | 中國計量大學 | 浙江 | 18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5 | 蘭州交通大學 | 甘肅 | 18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7 | 西南石油大學 | 四川 | 191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8 | 重慶交通大學 | 重慶 | 19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69 | 河南理工大學 | 河南 | 19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0 | 山東理工大學 | 山東 | 20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1 | 西安科技大學 | 陜西 | 20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2 | 溫州大學 | 浙江 | 20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2 | 蘭州理工大學 | 甘肅 | 20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4 | 天津科技大學 | 天津 | 21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5 | 東北石油大學 | 黑龍江 | 21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6 | 上海海事大學 | 上海 | 21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6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遼寧 | 21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8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218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79 | 沈陽工業大學 | 遼寧 | 22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0 | 安徽理工大學 | 安徽 | 222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1 | 安徽工業大學 | 安徽 | 22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2 | 湖北工業大學 | 湖北 | 23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2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 | 23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4 | 西南科技大學 | 四川 | 23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5 | 江西理工大學 | 江西 | 24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6 | 陜西科技大學 | 陜西 | 24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7 | 華東交通大學 | 江西 | 25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7 | 青島理工大學 | 山東 | 25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89 | 大連工業大學 | 遼寧 | 25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0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河北 | 25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1 | 河北科技大學 | 河北 | 260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2 | 南昌航空大學 | 江西 | 262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3 | 武漢紡織大學 | 湖北 | 26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4 | 桂林理工大學 | 廣西 | 26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4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江西 | 26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6 | 中國民航大學 | 天津 | 26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6 | 沈陽建筑大學 | 遼寧 | 26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6 | 長春工業大學 | 吉林 | 26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6 | 東華理工大學 | 江西 | 26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0 | 武漢工程大學 | 湖北 | 275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1 | 東莞理工學院 | 廣東 | 27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1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27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1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7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1 | 華北理工大學 | 河北 | 27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5 | 常州大學 | 江蘇 | 282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5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內蒙古 | 282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7 | 大連交通大學 | 遼寧 | 28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7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 | 28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9 | 重慶理工大學 | 重慶 | 29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10 | 齊魯工業大學 | 山東 | 29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1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 | 30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12 | 西安石油大學 | 陜西 | 30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13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遼寧 | 30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13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河南 | 30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15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河南 | 313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15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 | 31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15 | 山東建筑大學 | 山東 | 31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18 | 安徽建筑大學 | 安徽 | 31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18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31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18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四川 | 31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1 | 西安工業大學 | 陜西 | 32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2 | 西安工程大學 | 陜西 | 33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3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337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23 | 浙江科技學院 | 浙江 | 33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3 | 安徽工程大學 | 安徽 | 33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6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34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7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遼寧 | 34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7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 34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9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 | 34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29 | 武漢輕工大學 | 湖北 | 34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1 | 中原工學院 | 河南 | 34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2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 | 35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2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黑龍江 | 35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2 | 沈陽化工大學 | 遼寧 | 35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5 | 南京工程學院 | 江蘇 | 370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5 | 吉林化工學院 | 吉林 | 370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7 | 遼寧工業大學 | 遼寧 | 37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7 | 蘇州科技大學 | 江蘇 | 37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9 | 沈陽理工大學 | 遼寧 | 37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上海 | 37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39 | 山東工商學院 | 山東 | 37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2 | 福建工程學院 | 福建 | 38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2 | 河南科技學院 | 河南 | 38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4 | 合肥學院 | 安徽 | 38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4 | 河北工程大學 | 河北 | 38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6 | 重慶科技學院 | 重慶 | 391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7 | 北京印刷學院 | 北京 | 39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8 | 南昌工程學院 | 江西 | 41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48 | 天津城建大學 | 天津 | 41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0 | 廈門理工學院 | 福建 | 421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0 | 江蘇理工學院 | 江蘇 | 421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0 | 浙江萬里學院 | 浙江 | 421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3 | 廣西科技大學 | 廣西 | 42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3 | 湖南理工學院 | 湖南 | 42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5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 | 43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5 | 吉林建筑大學 | 吉林 | 43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7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44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7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浙江 | 44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57 | 鹽城工學院 | 江蘇 | 44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0 | 湖北工程學院 | 湖北 | 45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0 | 閩江學院 | 福建 | 45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0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上海 | 45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0 | 四川理工學院 | 四川 | 45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0 | 成都工業學院 | 四川 | 45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5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黑龍江 | 45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5 | 淮海工學院 | 江蘇 | 45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7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四川 | 46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7 | 山東交通學院 | 山東 | 46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7 | 寧波工程學院 | 浙江 | 46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7 | 安徽科技學院 | 安徽 | 46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7 | 湖南工程學院 | 湖南 | 46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67 | 徐州工程學院 | 江蘇 | 46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3 | 華北科技學院 | 河北 | 474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4 | 沈陽工程學院 | 遼寧 | 480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5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湖北 | 48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5 | 防災科技學院 | 河北 | 48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5 | 長沙學院 | 湖南 | 48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5 | 邵陽學院 | 湖南 | 48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9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廣東 | 49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9 | 湖北科技學院 | 湖北 | 49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79 | 陜西理工學院 | 陜西 | 49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2 | 長春工程學院 | 吉林 | 50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3 | 常州工學院 | 江蘇 | 51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3 | 淮陰工學院 | 江蘇 | 51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5 | 河南工程學院 | 河南 | 53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6 | 南陽理工學院 | 河南 | 54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7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河北 | 55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7 | 湖北理工學院 | 湖北 | 55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87 | 許昌學院 | 河南 | 55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0 | 湖南工學院 | 湖南 | 56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0 | 湘南學院 | 湖南 | 569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2 | 黑龍江工業學院 | 黑龍江 | 57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2 | 西安航空學院 | 陜西 | 57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2 | 貴州理工學院 | 貴州 | 57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5 | 河南城建學院 | 河南 | 59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6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 | 61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6 | 安陽工學院 | 河南 | 61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8 | 唐山學院 | 河北 | 62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8 | 遼寧科技學院 | 遼寧 | 62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198 | 衢州學院 | 浙江 | 62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1 |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 河北 | 63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1 |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 廣西 | 63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1 | 廣州航海學院 | 廣東 | 63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4 | 荊楚理工學院 | 湖北 | 65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4 | 蚌埠學院 | 安徽 | 65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6 | 新疆工程學院 | 新疆 | 66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7 | 蘭州工業學院 | 甘肅 | 67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8 | 營口理工學院 | 遼寧 | 68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09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北京 | 69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0 |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 貴州 | 696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1 | 河南工學院 | 河南 | 70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2 | 首鋼工學院 | 北京 | 70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2 |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 山西 | 70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4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 | 內蒙古 | 71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4 |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 河南 | 71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6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天津 | 71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6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河北 | 71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6 |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 | 河北 | 71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16 | 山西能源學院 | 山西 | 71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南方科技大學 | 廣東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理工類專業介紹
理工類專業是指研究理學和工學兩大學科門類的專業。理工,是一個廣大的領域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工程、天文、數學及前面六大類的各種運用與組合。理工事實上是自然、科學、和科技的容合。時至今日,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學之最,人人皆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理工類熱門專業
1、信息與計算科學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軟件開發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去向: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應用開發及管理工作。
2、數學與應用數學
專業介紹:本專業特點是理工結合,培養具有寬厚的數學基礎,熟練的計算機應用和開發技能,較強的外語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應用科學知識,能運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科技人才。
就業去向:畢業生適合到科研、工程、經濟、金融、管理等部門和高等院校從事教學、計算機應用、科學計算、軟件設計、信息管理、經濟動態分析和預測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3、環境科學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政部門和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科研、教學、規劃與管理、環境評價和環境監測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就業去向:主要到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
4、通信工程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通訊技術、通訊系統和通訊網等方面知識,能在通信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從事通訊技術開發與應用、管理與決策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去向:適合郵電部所屬各郵電管理局及公司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經營及管理工作,也可到軍隊、鐵路、電力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
5、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工作的寬口徑、通識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前景:可在機械、電子、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兵工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技術、研究開發、工程建設、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等。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集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知識結構先進,適應面寬廣,發展潛力大,是一個發展迅速、需求巨大的熱門專業。
6、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前景:畢業后可在電力科研院所、電力規劃設計院、自動化高新技術公司、各地電力公司、各發電廠及非電力企業動力部門工作。可在電力系統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等主要專業方向深造。
7、電子信息工程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能夠在電子工程領域、信息工程領域、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領域等從事研究、設計開發、制造、應用和管理與決策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去向:電子信息工程類專業畢業生適合到電子行業、廣播電視等部門從事電子設備制造、電子元件和器件及原材料的開發研制、生產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其他部門的相關單位工作。
8、飛行器動力工程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適應民航現代化與國際化需要的,既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寬的知識面,又具備工程師基本技能訓練,有較強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民航機務高級技術人才。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飛行器(包括航天器與運載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與研究、結構強度分析與試驗,并從事通用機械設計及制造的工作。由于我國航空航天領域近年來的飛速發展,開發發動機的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每年都供不應求。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大部分學生都在航空、航天、民航等領域對口從事研究工作。但是還有很多學生去了能源、交通、管道輸送等部門施展才華。而這些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都依賴航空航天發動機改裝成的核心部件。
9、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以適應現代化工業發展的需要。
就業前景:主要到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及勞動安全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以及工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幾率高,且多能與專業對口。
1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介紹:培養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就業去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的畢業生適合到各系統或行業的相關部門從事軟件開發、經營和維護,也可從事教學、科研和技術工作。
【2017中國理工類大學排行榜】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