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殘游記》讀書筆記
《老殘游記》是清末劉鶚以“鴻都百煉生”為筆名寫的一部章回體小說。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殘游記》讀書筆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老殘游記讀書筆記
記得在中學課本上就學過《老殘游記》中的“明湖居白妞說書”一段,選段中對王小玉唱大鼓的描摹可謂繪聲繪色,仿佛令人身臨其境。起先在贊美黑妞的才藝時用了“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婉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我覺得如是描寫已是登峰造極了,可萬萬沒料到,下面出場的白妞更勝一籌,劉鶚用烘托手法和生動貼切的比喻,極寫白妞的唱功,那起伏不定、百轉千回、撩人心魄的聲音真如從文字中發了出來似的,然而這只是作品中的一段散文化的文字。
《老殘游記》絕對是世界級的文學名著,可以作為鐵證的是它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捷克文、匈牙利文、朝鮮文等8種文字,在海外廣為流傳。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西方人最早觸摸的近代小說就是《老殘游記》,一個世紀以來,各國漢學家對這部體現了作者政治思想、道德觀念、美學理想和富有哲理意味而在藝術上又有所創新的小說表現了極高的熱情。在全球范圍內能夠引起強烈反響的中國近代小說非常鮮見,《老殘游記》卻能獨占鰲頭。令我擔憂的是,這部作品在圖書市場上可能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即使它已被公認為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然而國內對它的研究卻很零星。我無意于從整體上概括這部作品的面貌和內涵,怕在敘述過程中犯了大而無當的大忌,所以決定從老殘這個人物入手,當然更多地是從書中的老殘入手,劉鶚生逢亂世,親眼目睹帝國薄暮,此書也是劉鶚個人情感之寄托,但如果再分析作者與老殘的相通之處,就需要很大的篇幅了。見微知著未嘗不好。
走方郎中老殘甘于淡泊,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他雖有方外之心,卻也有匡時濟世的悲憫情懷。名利本為浮世重,人到無求品自高,老殘身上有這樣的氣質。可隱逸的讀書人終究成不了真正的君子或圣人,真正的讀書人應該濟世如水,潤物不止,應該是“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一念”,老殘足踏山東大地,能心系國家、民族和百姓疾苦,是非分明,竭其力解民倒懸,實在難能可貴,這也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道義所在。老殘獨具慧眼,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社會沉疴,而所視、所思、所言、所行又十分震撼讀者心扉,他厭惡偽君子,他深知“君子不器”,他胸懷天下,民之痛苦呻吟亦扎在自己心頭。假若撇開老殘的政治理念,我認為老殘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卻視名聲為糞土,這同一般意義上的君子還有差別,歷來君子都是“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老殘一點都不在乎,這也是我認可老殘的原因所在。
老殘的精神世界與中國文化的精髓是難以分開的,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干精神是:大同小康的理想論;中庸之道的方法論;君子之道的人格論。我覺得老殘的精神支柱似乎也與這三大主干密切相關。試看書中老殘一直是關注國計民生的,不僅他的身體在游歷,他的靈魂也在游歷,老殘向來俠肝義膽,不忘自身使命,對于那些草菅人命、以鮮血染紅頂子的所謂的“清官”,他嗤之以鼻,題詩道“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這充分說明老殘為百姓著想的堅定立場,老殘也是精英階層知識分子,但同時也能深切民瘼。即使現在看來,老殘的政治理念反動落后,他惡毒地詆毀和詛咒義和團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派,自始至終對腐朽不堪的清政府抱有幻想,他認為最高統治者并沒有錯,錯的是一些不顧大局、蒙蔽君上的爪牙,這忽然令我想起了宋江,他們兩人的確有相似之處。我細加推敲,發覺老殘不是沒有認識到封建政府的沒落,而是他作為一個儒釋道文化熏陶出來的傳統的知識分子,難免有一種穩定的文化心態,在他的潛意識里寧愿不變革也不能亂,經過反復調試的秩序會構成一種穩定,沉淀著文化的規則會構成一種防衛,所以他決定給那艘漂浮在海上行將被風浪所吞沒的破舊帆船送去一個最準的羅盤針,他認為這是眼下的唯一良策,在他的思想中百姓是“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大同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終極理想,但從上古之后從未實現過,而小康在盛世之中是可能出現的,標志就是百姓不會無端遭受荼毒,生活安居樂業,老殘痛斥那些剛愎愚頑、顢頇昏謬、嗜血成性的暴政“清官”,就是他靈魂深處關于大同小康的理想,也就是說,老殘把百姓置于自己心目中最高的地位。
季羨林先生認為“中庸之道”是中國文明送給世界的“大禮”,那么老殘的“中庸意識”在書中是如何體現的呢?我們皆知,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關注一切極端的積極探索。老殘認為,假使來勢洶涌的`義和團“亂黨”或思想激進的革命黨占了上風,本來就疲軟無力的清王朝會雪上加霜,更加一蹶不振,到時統治者失去正統的統治地位尚在其次,而社會底層更會哀鴻遍野,慘不忍睹,這造成的惡果是整個國家陷入亂局,從而一發而不可收拾;假使那艘瀕于傾覆的破敗帆船得不到一些西方文明的修補,那么船上的人都會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偌大的中華帝x就會淪落侵略者之手,那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死了也就罷了,但船上多數是過慣了安穩日子的尋常百姓,他們才是江山社稷的主體,所以為今之計只有送去最準的羅盤針,為王朝指出一條前途光明的道路,否則又會走向一個極端;當然,那些為非作歹的統治階級走狗必須要鏟除,他們是在統治階級面前搬弄是非、在百姓面前愛尋釁滋事的群落,這樣的人越多危害就會越大,如果一再放縱他們的無恥讕言和流氓行為,那么社稷之船會傾覆得越來越快,整個國家機器的平衡性就會被這群人打破,老殘不允許這樣的極端發生。
老殘志在做隱名的君子而非偽君子,士人階層多有君子之風。老殘不會陶醉在大明湖的秋色、桃花山的月夜和冰封的黃河中,他知道這些只是他一人的精神家園,而非安身立命的價值歸宿。像玉賢、剛弼、張宮保這樣的官員,應除去務盡,他們帶著虛偽的面具大行其道,還恬不知恥地在百姓中“翩躚起舞”,沒有絲毫的自省之心。無論在儒家還是在道家,老殘都是和他們對立的。老殘無權無錢,仍能設身處地站在底層來觀察社會機制,那些“清官”則全憑主觀臆斷,那么“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如果僅僅從現代人的眼光來批判老殘的政治理念,我想得出的只是皮相之談,我們應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老殘,老殘稱得上是仁者、智者和勇者,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悉為百姓。
我想,無論社會發展速度快慢與否,我們都要重視中華文化中的善和愛,這兩個字是崇高的,是神圣的,我在閱讀《老殘游記》的過程中很少地去關注老殘落后和反動的一面,更多地是尋找他思想內核中的善和愛,一部經久不衰的名著就是因為他的經典性和流行性,我從中看到的歸結起來無非是善愛二字,外國人批判中國文化缺少善愛,其實是他們不了解中國。我還認為,中國文化的崛起和復興依舊需要一直蘊藏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善和愛。
篇二:老殘游記讀書筆記
《老殘游記》是清末劉鶚以“鴻都百煉生”為筆名寫的一部章回體小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認為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而攻擊官吏處亦多”,把它列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老殘游記》這部小說是由《初集》二十回、《續集》九回和《殘稿》約一回叁部分組成的,小說以一個搖串鈴的走方郎中老殘為主人公,記敍了他游歷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這部小說,總的來說,在以下四個方面比較突出:
(一)通過對酷吏的描寫,譴責了封建官吏殘忍的罪惡行徑
1、“清官”玉賢。玉賢是北京曹州府的知府,號稱“路不拾遺”,而這“美譽”的背后卻是亂殺無辜、冤案累累。他不擇手段,陷害良民,賽過活閻王,此人在任不到一年站籠里就站死了2000多人,其中“大約十分中九分是良民”。于朝棟一家四口死于強盜栽贓,小雜貨店王掌柜之子因直言而遭禍,馬村集車店掌柜的妹夫慘遭捕快陷害,等等,都是在玉賢的血腥統治之下,死于非命,而老百姓只能忍氣吞聲,甚至還得含著淚稱他為“清官”“好官”,都是因為不能忍受他的淫x統治,由此而達到路不拾遺的情形,但是此“路不拾遺”不同于古時的路不拾遺,小說中也記述到“大凡酷吏的統治,外面都是好看的”,路不拾遺就極具了諷刺意味。
2、“能吏”剛弼。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過于剛愎自用了。一向以清廉自命,主觀武斷,剛愎自用。他審理13人命案,既不認真研究案情,也不深入查訪瞭解,就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就認定是魏氏父女所為,而且一意孤行,亂用重刑,將魏氏父女屈打成招,用時擺出一副清官的面目,將魏家向他說情行x的銀票當成罪證,自以為不要錢,不問青紅皂白,任意去做,總覺得天下都是小人,只有他一個人是君子,所以就可以為所欲為,剛愎自用,在他的淫x下,很多老百姓遭了殃。
玉賢和剛弼所謂的政績都是通過殘酷虐民換來的,“官愈大,害愈大,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市則一市殘,宰天下則天下死”,深刻揭示了這些酷吏可怕的精神世界,掩蓋在清廉之下的是無比的冷酷殘忍。
(二)小說涉及到天文地理、醫學、水利、文學、佛經、易經和神話傳說等,涉及面廣,題材廣泛。
小說第十回寫到黃龍子問申子平為什么月亮十五就明瞭,叁十就暗了的問題,就這一問題,黃龍子、申子平和玙姑都表達各自的見解。
第十一回談到歷史變遷,“叁元甲子之說”未免具有神秘預言的色彩,但是卻預示著社會的變遷。這一回中同樣談到了佛經中阿修羅王與上帝爭戰的神話故事和《易經》的卦象問題,通過這些可以幫助我們從多個角度瞭解各代的神話傳說和古代文化。總之,黃龍子、申子平、玙姑叁人促膝長談確實讓人受益匪淺。
小說第十四回、十五回寫到宮保在治理黃河問題上,盲目相信西漢賈讓“不下河爭地”的論調,輕率的做出廢棄民墊,煺守大壩的決定,以至幾十個縣,幾百萬百姓的生命財產被黃河水吞噬。
至于醫學方面,老殘本身是一個郎中,為很多人只好了疑難雜癥,其中涉及到很藥方,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之所以小說可以涉及到如此廣博的知識面,與作者劉鶚的博學是分不開的。據悉,劉鶚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但自幼受到西方文化、近代科學的影響,精通醫學、數學、水利工程等,如果沒有豐厚的知識做根基的話,很難寫出這樣的作品。
(叁)通過對老殘在陰間的游歷,從側面寫出神鬼觀念,因果報應,宣揚要棄惡從善
1、小說第七回到第九回完,用了大量的篇幅老殘以鬼的身份在陰間的游歷,記述了陰間與陽間的異與同,并且著重寫了陰間的`酷刑。這些受酷刑的鬼往往都是在陽間做了壞事,在陰間受到了殘忍的虐待,具有因果報應的色彩校
如《續集》第八回中寫道用狼牙棒把一個大漢打的血肉飛濺還不算完,還要把他的骨頭扔到油鍋里去煉,極具殘忍;又寫道因為口過積惡,而將人拿到大磨子底下去磨,這些都是非常可怕,非常殘忍的。
2、神鬼觀念
小說中寫到了各式各樣的鬼,上至閻羅王,下至唔神、阿旁(凡地獄處置惡鬼的差役,總名都叫做阿旁)。鬼是可以成為的神的,他必須積善成德,才能登極樂世界。《續集》第九回最后寫道老殘身上帶有檀香的味道,被認為是在陽間結的佛菩薩的善緣發動,就要上西方極樂世界了,說明了人只有為善才能得道成仙,道極樂世界去享福,而不是在陰間受苦受難。
3、闡述了道與錢、錢與罪孽的關係,宣揚棄惡從善,棄除拜金主義
《續集》第七回通過老殘的口吻寫道“道比錢有用,你想,你雖不算富,也還有幾十萬銀子家私,到如今一個也帶不來,倒是我們沒錢的人痛快,活著雙肩承一喙,死后一喙領雙肩,歇耗不了本錢,豈不是妙”,又通過梁海舟寫到了“你知道銀子是帶不來的,你可知道罪孽是帶的來的罷,銀子留下給別人用,罪孽自己帶來消受”。
(四)《老殘游記》刻畫了叁個優秀的女性形象
1、白妞王小玉。第二回中寫老殘在明湖居聽白妞姊妹唱北京梨花大鼓,寫了白妞的聰明和對改革梨花大鼓所做的努力,見到本人后又刻畫了她的外貌,尤其寫了她的眼睛,而她那悠揚的歌聲更是令人陶醉不已,“余音繞梁,叁日不絕”。
2、《初集》中的玙姑。申子平在去請劉仁甫時得遇玙姑,著意刻畫了玙姑的才學,她的言論很是令人受用,在那個婦女不受重視的時代,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3、《續集》中的逸云。小說中用了很多回的篇幅記述了逸云和任叁爺的熱戀,并且採用的是自白形式,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將一個青春少女對于情欲、物欲的強烈渴求和盤托出,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老殘游記》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老殘游記好詞好句12-09
老殘游記讀后感04-02
《老殘游記》讀后感1600字04-21
初中讀書筆記精選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07
《冬天》的讀書筆記12-09
童年的讀書筆記12-09
簡愛 讀書筆記12-09
《大學》讀書筆記04-03
《城堡》讀書筆記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