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如何找回個人檔案
檔案是個人歷史的真實記錄,通過檔案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個人過去的工作軌跡。人事檔案對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檔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單位人力資源部門提供依據。有時大學畢業后個人檔案不知道哪里去了,怎么辦呢?
大學畢業生找回個人檔案的方法
同時,一些企業為了保護知識產權,會對新進員工進行嚴格篩查,當事人個人檔案中的學業成績及思想表現情況通常會成為重要依據。
天津市人才服務中心專家提醒大學畢業生,應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辦理畢業報到手續,并把檔案轉入政府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保存,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和應有的社會、政治待遇得到保障。把檔案留在人才服務機構但一直沒有理會的,只要辦妥相關手續,就可將關系理順;存有“口袋檔案”的,則要盡快將檔案交回原單位或政府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如果檔案袋被打開,里面的資料就要經過相關部門進行核實,如果檔案資料遺失,還要到原單位去補充和確認;跳槽人員將檔案遺留在原單位長期未辦理轉檔手續的,要與原單位協商,解決跳槽后的遺留問題,以便及時將檔案轉交新單位。
對于那些不知自己檔案“身在何方”的人士,專家也給出了答案——畢業生要與參加工作前最后一個學校的相關部門聯系,外地畢業生也可向原戶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門咨詢;已經多次變換工作的人要向第一家用人單位進行咨詢。如果檔案被單位遺失,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該單位取得聯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你的檔案哪去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導致“棄檔”現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放棄人事檔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辦理養老保險以及出國、升學、結婚、生育等都沒辦法離開檔案,如果檔案丟失,由學校和自己保管,會使成長記錄中斷,還會出現“雖工作,但無工齡”的損失。
臨近畢業離校,前往人才交流中心辦理檔案手續的高校畢業生絡繹不絕。與此同時,因檔案出現問題而前來咨詢的人也不在少數。記者近日探訪發現,部分高校畢業生辦理檔案托管只是“一托了之”,不懂如何維護,導致數萬份檔案長期“酣睡”在托管機構,還有少數畢業生干脆自己保存,由此帶來種種問題……
不少畢業生沒把檔案當回事
近日,27歲的徐文勇參加完公務員考試后猛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畢業時根本就沒管檔案的事,如今自己的檔案在哪里?自2006年7月從三峽大學畢業后,小徐先后在幾家公司做過業務員,公司從未要求他轉檔案,但這次一旦通過公務員考試,必須要提檔,該到哪里去找檔案呢?
事實上,和小徐面臨同樣情況的高校畢業生不在少數。記者近日走訪3家省、市檔案托管機構發現,高校畢業生檔案“休眠”現象相當普遍——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有近3萬份檔案被主人長期閑置,約占總數的30%,其中大部分為高校畢業生檔案;在湖北省人才中心,也有近萬份高校畢業生檔案閑置。“大多數‘休眠’檔案已超過3年,最長的達到10年。”其中一家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
省人才中心人事代理處副處長李軍介紹,高校畢業生最容易出現三種檔案問題:一是畢業時未辦任何手續,任檔案留在學校;二是雖然托管到了相關機構,但從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時才回頭查找;三是留在自己手上或干脆丟棄。
除高校畢業生,還有大量靈活就業人員的檔案“酣睡”在托管機構,無人問津。
他們為何任檔案“酣睡”?
省人才中心專家分析認為,人事制度改革后,用人單位不再接收或看重檔案,是造成高校畢業生檔案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畢業生對自己的檔案缺乏責任感。”李軍說。
2005年畢業于武漢某院校的顧霞,在被記者問到其檔案去處時,顯得有點茫然:“畢業時學校直接把檔案給了我們,一直保存在家里啊!有什么不妥嗎?”“檔案不能由本人經手,更不能自行保存,如果私自拆封,就成為廢檔!”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副處長王宇晗介紹,“檔案的轉接調動,必須通過機要部門的專門渠道負責傳送。”
不過,也有畢業生認為,人才交流中心服務不到位,是他們閑置檔案的一個重要原因。2005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現供職于深圳的張先生說,自己的檔案托管在武漢的'一家人才交流中心,“每次打電話回去查詢時,工作人員都是一種很不耐煩的聲調,后來就再也不問了。”他有點憤然的說,“收托管費時不含糊,服務起來卻太差勁。”
此外,每年180元的檔案托管費,也讓一些人感到“價格太高”。張先生說:“薄薄的一本檔案,每年要收180元,讓人感到是這個行業的暴利。”
省人才中心一位負責人解釋,每年180元的費用,是按照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執行的,且對應屆高校畢業生還有3年免費期。
需要檔案的地方其實多著呢
按規定,檔案不允許個人經手,個人并不清楚自己檔案里記載了什么。那么,那個牛皮紙袋里究竟裝了些什么?對個人有何用?
李軍介紹,高校畢業生檔案袋里所裝的材料,包括高中畢業登記表、高考相關檔案、大學學習情況、實習鑒定表、學歷證書復印件等。此外,還有轉正手續、考核表、職稱評定(報考)表、獎懲記錄及各種鑒定材料,涉及黨團關系、政審、調函等一系列材料,也都存放在檔案中。
高校畢業生看似一時用不到檔案,但當個人需要異地調動、職稱申報、報考研究生、公務員、特別是辦理社會保險、工齡工資計算、以及退休手續時,都要用到個人檔案。李軍提醒,檔案長期在托管機構“休眠”,會造成個人材料不齊,在辦理以上手續時均會遇到阻礙,因此,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流動人員,需及時對檔案進行維護更新,對于“休眠”和因故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檔案,需盡快到托管機構補辦手續。
托管不僅僅是繳費了事
王宇晗介紹,各檔案托管機構都有詳細的托管流程,畢業生如有不明,一定要事先咨詢清楚。她還特別強調,對于因故未辦理檔案托管的高校畢業生,一定要注意保留好《報到證》,這是補辦托管手續時的重要憑證。
另外,已經辦理了檔案托管手續的畢業生,在畢業滿一年后,需要到托管機構辦理轉正定級手續。
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還反復強調,畢業一年后的培訓、技術等級認證、獎懲情況、工作異動,都需要在檔案中增加和反映,當聯系方式發生變更時,也一定要通知托管機構。
【大學畢業生如何找回個人檔案】相關文章:
6.找回的明信片
7.找回自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