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傷風敗俗成語故事
有關(guān)傷風敗俗成語故事1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35歲那年,他到京城擔任國子監(jiān)博士,后來又擔任刑部侍郎。有一次,他因為向唐憲宗上了一表,差一點被砍頭。原來,唐憲宗時,佛教盛行,連憲宗也篤信佛教。有一次,憲宗把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一塊遺骨迎進宮內(nèi)供奉。韓愈反對憲宗這一做法,特地寫了《論佛骨表》,呈交給憲宗進行諫阻。在《論佛骨表》 中,韓愈說:"佛教是從外國傳來的,中國古時候根本沒有。堯、舜、禹 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們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們在 位的時間長,壽命也很長。佛教是從東漢明帝時期傳人中國的,明帝 在位只有18年,宋、齊、梁、陳和北魏后的各個朝代,對佛教無比信 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來說吧,他祭相不用牲畜, 自己不吃葷,還三次出家當和尚,結(jié)果還是被叛軍包圍,活活餓死。 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卻悲慘死去。現(xiàn)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宮里來 供奉,使王公大臣們奔走施舍,浪費大量的財富。 有的百姓愚昧無知,甚至發(fā)狂地燒的自己的身體,以表示自己 對佛的.虔誠。這敗壞風俗的事,會被人們當作笑話四處傳播,可不是 一件小事啊!依我看來,應(yīng)當把那塊佛骨扔進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憲宗讀了這表,認為韓愈是在影射自己不會活得很長,為此要殺他。幸虧宰相為他說情,才改為貶到潮洲擔任刺史。
【釋讀】傷:損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譴責道德敗壞的不正當?shù)男袨椤?/p>
【出處】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有關(guān)傷風敗俗成語故事2
[成語拼音] shāng fēng bài sú
[成語解釋] 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典故出處] 唐·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成語故事
傷風敗俗出處唐 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釋義“傷”損傷。“敗”敗壞,敗壞社會風氣。常用于譴責不正當?shù)男袨椤9适绿茟椬跁r,佛教盛行,連憲宗也篤信佛教。有一次,憲宗把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一塊遺骨迎進宮內(nèi)供奉。韓愈反對憲宗這一做法,特地寫了《論佛骨表》,呈交給憲宗進行諫阻。在《論佛骨表》中,韓愈說:佛教是從外國傳來的,中國古時候根本沒有。堯、舜、禹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們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們在位的時間長,壽命也很長。佛教是從東漢明帝時期傳人中國的`,明帝在位只有18年,宋、齊、梁、陳和北魏后的各個朝代,對佛教無比信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來說吧,他祭相不用牲畜,自己不吃葷,還三次出家當和尚,結(jié)果還是被叛軍包圍,活活餓死。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卻悲慘死去。現(xiàn)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宮里來供奉,使王公大臣們奔走施舍,浪費大量的財富。有的百姓愚昧無知,甚至發(fā)狂地燒的自己的身體,以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這敗壞風俗的事,會被人們當作笑話四處傳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來,應(yīng)當把那塊佛骨扔進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傷風敗俗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傷風敗俗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01
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0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2-03
知難而退的成語故事12-09
愛屋及烏成語故事12-09
發(fā)奸擿伏的成語故事12-09
近悅遠來的成語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