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語故事作文集錦五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教學目的:
通過新編成語故事,豐富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的習慣,發展創造性思維。
教學準備:
召開成語故事會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前些天,同學們的成語故事會開得很好,很多同學講得有聲有色,并且理解了很多成語的含義。今天,我們將進行更有趣的,也是有關成語的教學,那就是要求大家新編成語故事。(板書標題:新編成語故事)
二、教學活動過程及要求
1.提出新編成語故事的要求:①可以改變故事的情節;②可以改變故事的本來含義。
2.說一說“狐假虎威”這一成語故事的含義。
3.啟發思維,全班同學自由接編《新編狐假虎威》。
4.師生小結新編故事的優缺點。
5.學生自由選擇成語,按要求動筆編寫故事。
6.按小小組(三、四人一組)讀新編的成語故事。每小組選出一個最好的在全班讀。
7.大組讀故事,評出一、二、三等獎。
8.總結:同學們通過大膽的`想象,深刻的思維,新編了這么多情節完整、想象豐富的成語故事,真不錯。課后,你可以把原成語故事和你新編的成語故事講給親朋好友或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比較,最好能向你提出寶貴的意見。
三、教學效果
同學們新編的成語故事,創造了新的有趣的情節,有的保持了故事本身的含義,有的給予故事全新的意義。
例如,有個同學的《濫竽充數新編》(前—部分省略),說南郭先生逃到了另一個王國,這個王國的大臣看到他手里拿著竽匆匆趕路,急忙攔住他說:“正好,我們國王要找一個人吹竽給他聽,那就請你吧。”他們把南郭先生推推搡搡地送到國王寢宮。國王支開了所有的大臣,要南郭先生吹竽。南郭先生見實在躲不過去了,便又裝模作樣胡亂地吹起竽來。那國王瞇縫著雙眼,儼然一個懂音樂的行家,還不時指指點地稱贊:“好!好!”
故事不僅保持原意:諷刺沒有真才實學的南郭先生混在行家里面充數,而且還諷刺了這個國王也是個“濫竽充數”的角色。
還有個同學在《新編狐假虎威》故事里說,小猴博士學成回山,識破了狐貍的詭計,結果,倚仗老虎勢力欺壓動物們的狐貍被老虎吃了。
還有個同學的《新編對牛彈琴》,里面寫:牛天天聽彈琴,長得快,產奶多。
四、教學后的感想
1.全班接編故事,小小組讀故事,同學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運用了合作學習的原理,
2.鍛煉了膽量,培養了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3.根據不同的成語自由編寫的故事,激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因為思維的發散性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所以說這一教學活動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我讀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不光學習了很多成語,還知道它們分別對應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其中,我最喜歡幽默詼諧的叫《空中樓閣》的故事。 故事講了一個財主從沒出過遠門,一天他看到鄰村的一棟樓房很羨慕,心想:“我有錢,也可以造呀!”財主一回家,就找了幾個工匠來造樓房,工匠們很快就買來材料,開始打地基造房子了。有一天財主來看,很不滿意地說:“我要的是三樓,誰讓你們從一樓開始的。”工匠們哭笑不得趕緊放下東西走人,只留下財主一個人在地基上發愣。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金錢是永遠抵不過智慧的.,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學習那無知的財主哦!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感恩圖報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劃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是什么樣的船槳那么厲害呀?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么會來這里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為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通通被叫來這里。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只要誰能夠請伍將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伍子胥帶著感激的語氣說:「因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夠活著當上大將軍。我怎么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伍子胥一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通通帶回去。打漁郎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為了報答打漁郎的爸爸幫助過他,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漁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
【釋讀】感:感激;恩:恩惠;圖:圖謀;報:報答。感激別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齊大非耦[qí dà fēi ǒu]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就是指戀愛、婚姻里一方的背景和另一方相距甚遠,高攀了的'意思。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齊國是春秋時代的大國,有次北方山戎國舉兵侵入齊邊境,情形相當危急。因此向各國討救兵,希望合力把敵軍打敗。
不久鄭國接到消息,馬上派忽率大軍援救。忽年輕善戰,打的山戎抱頭鼠竄,贏得空前大勝利。
齊國國君對忽感激萬分。原本三年前齊國國君第一次見到他時,有意將自己女兒文姜許配給他,但卻被他拒絕了。
忽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配偶,而齊國是個大國,對于小國的忽而言實在不適合。
三年后忽幫齊國打退強敵,齊國國君又舊事從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絕說:“三年前我們之間沒任何關系時,都不敢娶齊國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們打倒山戎國,而娶公主回去,百性豈不是以為我帶兵援救你們,只為了娶公主呢?”
根據《左傳》中的這一段記載,公子忽引用了《詩經》中“自求多福”的詩句,即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福佑。公子忽認為為自己將來的統治在于自己,無需通過聯姻依靠大國。也許說門不當戶不對只是一個借口噢!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成語,大多是四個字構成的,它短小,但寓意深刻,大部分成語還有很有意思的來源和故事。今天我們班里舉行一次成語故事的比賽,比賽的內容是語文書上第8課成語故事:濫竽充數,畫龍點睛,自相矛盾三個故事。
首先,是我們的評委~大組長,總分為5分,給我們每個小組打分。比賽開始了,第一個小組表演“自相矛盾”,一個男同學是賣矛和盾的人,還有兩同學是旁白,另一個同學是圍觀的人。這個男同學夸自己的盾,用什么樣的矛都戳不穿它。又夸自己的矛,用什么盾都能戳穿。當圍觀的人問賣矛和盾的男同學說:“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是怎么樣呢?”這個男同學說不出話來。我覺得他們表演的很好,道具也做得不錯,但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下個小組表演“畫龍點睛”,一個男同學演龍,另一個同學演主人公,另外兩同學當游客觀看龍。主人公作畫神妙,形象逼真,當游客觀看龍時,覺得缺少神韻,就讓主人公畫上龍的眼睛,結果龍騰空飛去,游客驚嘆不已。這個故事說明在關鍵地方,用幾句話或者幾個詞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傳神。這個組表演的也不錯。另一個小組表演“濫竽充數”,國王喜歡聽許多人吹竽,就有人混在里面瞎吹,結果得到了和別人一樣的俸祿。國王死后,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也愛聽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許多人一起吹竽,而喜歡一個一個的吹,混在里面的人只好逃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真才干,不能蒙混充數。
這次比賽“自相矛盾”的小組贏得了最高分,他們不僅表演的好,道具做的也好。其他小組也表演的不錯。我們都是非常棒的,也讓我們輕松獲得了更多知識。
【成語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作文07-05
成語故事作文06-12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1-01
[經典]成語故事作文09-01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2-27
有關成語故事作文09-10
關于成語故事作文03-26
成語故事啟示作文05-16
成語故事作文(合集)01-22
[精品]成語故事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