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導游實習報告
一、實習概述
實習地點:xxx
實習時間:xx年x月到xx年x月。
實習目的:了解旅行社經營管理過程,掌握導游業務。
實習內容:跟團學習導游帶團技能,了解旅行社各部門的工作程序,并獨立帶團。
二、談導游
(一)首先我想說說對導游的認識:
導游是種職業,是門技術,是門藝術,是門科學。
導游是一種職業。旅行社是旅游業的一大支柱,導游是旅行社的門面和旗幟,一個好的旅行社必定有好的導游,這些人是旅行社的頂梁柱。導游有專業和業余之分。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在看來是遠遠不止了。“狀元”指某一專業領域內的佼佼者。何為佼佼者?就是在導游工作的各方面都出類拔萃者。干導游這個職業主要表現在思維方式,表達能力,辦事效率,應變能力等方面的與眾不同。同時還要有職業修養和職業道德。
導游是門技術。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專門技術,導游工作也不例外。首先要認真負責。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無論什么事,也無論大小,只有“認真”了,才能敢于“負責”。除了“認真”了,還要“熟練”。要“熟”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要多練!知識這個東西是“待到用時方恨少”實習的時候我深有體會。平時要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到用時才能從容不迫,如數家珍一般。只有“熟”了才能“生巧”。我知道離大家所說的好導游、優秀導游還有很大的距離。
導游也是門藝術。要把著龍頭走,上了車我就是老大。我們知道,一條船上只能有一個老大,老大多了船要翻的。正常情況下,首先是要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能耽誤大家的游程。要掌握節奏:該快就快,該慢就慢,快慢接合。要順著潮流:看大趨勢,要因勢利導,適時引導,不能擰著來。要跟著感覺走:感覺好時,盡情發揮;感覺不好時,及時調整。要控制住自己的情感,要掌握分寸,不能亂了方寸。要一專多能:要多才多藝,會說會唱,會跳會喝。如會一些攝影、攝像,書法,繪畫等更好,對導游工作將大有幫助。要揚長避短;要即興發揮,發揮自己的強項,往往能超常發揮。
導游更是門科學。正因為導游是種職業,是門技術,是門藝術,所以它也是種學問,也是門學科。既是學科就要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它,研究它。現在我們大學都基本上有導游專業,國家旅游局每年都有導游資格和導游等級考試。做導游的學問很大、很深,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學的來,像如何安排路線、食宿、應對突發事件、如何與游客進行溝通等等,這些方面都要成為游客眼中的“百科全書”。
(二)接下來在導游講解方面,我也總結了幾個要點:
首先你得明白游客們想聽些什么,想聽怎樣的講解。像我們這樣的新導游一上崗總覺得最重要的是背好景區材料,把它們背得爛熟,張口就不會停頓,這就是表示自己已是一個合格的導游了,但是通過幾次帶團我發現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專業的導游就是不僅要成為“雜家”,還要成為某一領域或某些方面的專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為專業的導游,還必須熟練掌握導游語言的基本技能。因為它是我們傳播知識、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強大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口頭語言表達,這是我們工作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人們常說看景不如聽景。給游客講解就是要像在和朋友聊天。你把游客看作朋友眉飛色舞地給講游客不知道的事情,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另一半是講解技巧,它是一個很深奧很復雜的東西,其實有那么幾條挺簡單、易操作的規律。第一就是你講什么都要和客人家鄉或他熟悉的東西對比著講。你對一個人講一大堆他不熟悉的東西他會越聽越累,但你提到他家鄉的東西、他熟悉的東西,他必會來精神。另外,導游多記一些方方面面的笑話,隨時隨地在講解的過程中插入一個相關的笑話,那樣就會使講解生動有趣得多。最后,什么都掌握好了,但就是沒有掌握客人的生理情況,講解可能還是會慘敗。比如客人是乘長途火車而來,夜里都沒睡好,你卻在那里興致勃勃地給他們大講特講,即使你講得很不錯,但他們生理上的困盹很可能打敗一切精彩的講解,而他們的鼾聲會如此地打擊你的自信。這時候你要知道,你不是失敗在講解上,而是失敗在關心人上。
三、另外,多次經驗的積累我發現當好一個導游,不但要有對景點的熱情,還要有對游客的熱情
這個熱情不單單是指你為他們講解好的熱情,還包括對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全部關懷。有些導游認為我把該講的都講了就完成了任務,這種觀點可要不得。你講了,客人沒聽進去,和沒講過一樣,你的任務其實是沒完成。要當好一個導游,必須要有對人的熱愛精神,你千方百計想的是怎樣讓他們這一趟來得值。察言觀色很重要,時刻注意客人的舉動和表情,經常找他們聊聊天,是客人對你產生信任感。講解的時候要清楚自然,不怕羅嗦麻煩,多講幾遍,讓游客清楚明白,還要抓住客人的注意力,使得客人產生興趣。要與團隊的領導或需要照顧的人多溝通,多關心,這樣有利于整個團隊的進行。
四、旅游行業
在實習中,我也發現一些問題。如旅行社之間的價格競爭,通過增加購物點,縮短游覽時間,降低用餐、住房標準等方式來降低成本直接導致旅游者旅游質量下降。還有很多旅游車不知道去的線路也接團,給旅行者造成不信任感,這種情況也同樣出現在導游。所以,感覺到旅游行業需要很多法律條列來規范,在今年的5月1日,國家頒布了旅行社新條列并開始實施。
五、導游帶團心得
在旅行社工作這三個月來,我從學習旅游知識,聽同事一起講解,到最后的單獨帶團,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幾個月的導游生活讓我有了很大的感觸,現在總結如下,作為一個導游,要做到:
(一)要有良好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是作為導游工作必備的一個條件,作為導游,是代表旅行社跟客人接觸,在旅游的整個過程中要遵照計劃合理適當的安排好客人的食住行游購等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導游也不可避免的要同餐廳、酒店、景區、車隊等各單位聯系,而在這過程中,可能由于旅行社計調的安排不妥、前臺人員不熟悉路線操作胡亂答應客人某些條件等原因,造成導游沒辦法滿足客人的要求。在旅游團出發后,一旦某些客人覺得旅行社提供的景點、服務、酒店等不符合宣傳上的標準或是不符合前臺答應的條件,便會出現不滿的情緒,如果導游人員發現后不能積極去調解溝通,則可能會使客人的不滿情緒不斷的積累,造成影響周遭客人的情緒,最后變成整個旅游團的客人都不滿,這是很嚴重的。所以作為導游要有一個積極良好的心態,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心理承受能力要強,一遇見事情就要冷靜,積極努力的尋求解決方法。
(二)做事要有預見性
做任何事情若能看多一步,那對于避免麻煩的產生是很有效的。做導游,每一次面對的都是來自不同的客人,每一次都要重新建立客人對自己的信任。而樹立預見性的意識,將行程安排的妥妥當當,獲取客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好感,對整個旅游過程是否順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預見性工作,首先就在做好帶團前的準備工作。如拿到旅游計劃后,要仔細認真的查看行程安排,看是否有錯漏的地方,有的話及時向計調反映。認真查看,發現問題,則能在問題發生前就將它扼殺在搖籃里。在看計劃的時候要留心客人的信息,如客人的年齡、國籍、宗教等等,如果客人是老人則盡量將其座位調至前排,讓其做得舒適些謹防暈車;如果客人的是清真教,則要注意聯系餐廳,客人的飯菜上不要出現豬肉等。在整個行程開始之前,要考慮到每個環節是否順暢,出發前與餐廳、酒店、景區、車隊等各單位做好確認工作。預見行程中有哪些環節容易出現問題,先考慮好大概的解決對策。謹防事件發生時一片混亂。如果碰到的是未去過的景點線路,則要虛心的請教同事,問清楚景區的相關情況及注意事項,想好應對措施,以防事故。
(三)抓好第一麥,并做好講解工作
導游的第一麥,是導游跟客人的第一次正式接觸。第一麥講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導游在客人心中的形象與威信。如果第一麥能讓在客人心中產生正面的形象,讓客人信服,心甘情愿的跟著你走,則接下來的整個行程都會比較順利,即使發生問題,基于對導游的好感與信任,在良性的溝通下都能夠很快的以大化小。要做好講解方面,首先得明白游客們想聽些什么,他們對什么最感興趣,怎么樣給他們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四)不能以貌取人
隨著旅游的經濟化,旅游不再是一項高消費的活動,而是成為城市居民的在閑暇時間出游的日常活動。短距離的經濟線路吸引更多收入較低的人群,帶動城市旅游的快速發展。作為導游,面對的客人來自四面八方,不同階層的客人都有。作為導游,不僅僅是領隊,還是一個服務者,只要是客人的合理要求,我們都要盡力去滿足。這才是導游該做的。
當導游非常辛苦,但又是苦中作樂,苦盡甘來。開始時感覺特別辛苦,但慢慢的適應了這種生活節奏,就感覺還行,當導游就是很自由,無拘無束,當服務員的,每天都有事干同樣的活,見那幾個熟悉的人,總之生活圈子很小,但導游就不要一樣了,每天見不同的人,解釋不通的朋友,而且還很自由,這也是我喜歡當導游的最主要原因。可以說當導游是我第一次與社會真正的接觸,今年的導游工作對我影響很大,我也會從中學到很多各方各面的知識,受益匪淺。我的人際交往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與人協作的能力,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五)結束語
在帶團的工作中,我失望過,彷徨過,受到一些冤枉的投訴,不公平的指責,沒道理的批評,但更多的是體會到其中的美妙和歡樂,從中得到更多的教訓和啟迪,思想境界得到升華,懂得許許多多做人的真諦,這些都是書本中學不到的。這一次的實習經歷對我以后的生活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那些酸甜苦辣,使我得到了磨練,對我今天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大學生導游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導游專業實習報告05-01
導游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12-07
大學生導游實習報告8篇04-15
導游實習報告03-12
導游實習報告09-02
導游的實習報告05-10
當導游的實習報告06-09
導游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12-09
導游實習報告范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