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葫蘆島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情況調查工作報告

時間:2022-11-22 12:53:44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葫蘆島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情況調查工作報告

  我市共有10717名班主任,為全面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情況,20××年11~12月份及20××年3月份,德育研訓部對我市28所中小學的班主任工作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被調查的學校有六所城鎮初中、六所鄉級初中;七所城鎮小學、七所中心小學、二所村小。共聽取了28所學校領導對學校班主任工作情況的全面介紹,共組織了284名班主任參加班主任基本情況座談,對304名班主任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基本上了解了我市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情況,為更好地開展研訓活動奠定了基礎。

葫蘆島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情況調查工作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發現和總結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

  在新的歷史時期,班主任如何科學地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如何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如何全方位地為學生服務,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為科學、有效地完成這一任務,就要深入探索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及時推廣成功經驗,推動班主任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2、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班主任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執行者和實施者。班主任工作開展的如何,直接影響學校的整體工作。為此,全面了解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情況,將為學校有效地開展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為研訓部門有實效地開展班主任活動提供依據

  在新的歷史時期,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全面準確地了解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的喜、怒、衷、樂,了解班主任的所思、所需,研訓工作只有在調研的基礎上所開展的活動才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被班主任認可和接受。

  二、調查內容

  為全面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情況,通過問卷、座談及學校領導介紹,主要從四個方面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情況。

  1、理論掌握

  ①了解班主任對涉及本職工作方面的行政法規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如對《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等政策、法規的了解及掌握。

  ②了解班主任對相關政策法規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如對《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 工作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的了解和掌握情況。

  ③了解班主任對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主要包括對班主任工作性質、內容、任務、原則、方法、職責等方面的了解;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工作藝術、工作特點等方面的了解。

  2、感悟踐行

  主要了解班主任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①成功地運用教育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典型事例。如對后進行的轉化、對學困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對離異家庭學生的關愛等。

  ②對熱點問題的把握及處理。如對“網戀”問題的認識及教育策略,對“早戀”問題的認識及教育對策,對“偶像”問題的認識及教育對策等。

  ③對難點問題的把握及處理。如對厭學學生的教育、對“問題生”的教育、對不同家長的不同要求的把握及處理等。

  ④在班級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如對班集體凝聚力形成的成功做法、對形成良好班風的成功經驗等。

  ⑤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情況。如 對學生心理問題的了解和把握、對心理檔案的建立情況等。

  ⑥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認識與做法。如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及做法、對學生參與公益活動的認識及做法、對學生參加有償勞動的認識及做法等。

  ⑦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困惑與需要。主要了解班主任最感 困惑的問題及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最需要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等。

  3、自身素養

  ①了解班主任培訓方面的基本情況。如崗前培訓、應急培訓、長期培訓等。

  ②自學情況。如各類報刊的閱讀、各類班主任工作方面材料的使用、專業書籍的閱讀等;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科學地開展班主任工作等情況。

  ③了解班主任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管理意識、奉獻意識等內容。

  4、科學研究

  ①了解班主任參與科研課題的基本情況。

  ②了解班主任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某一方面教育的情況。

  三、調查方法

  ㈠基本方法

  1、情況介紹

  共聽取了28所學校領導對班主任工作情況的介紹。通過領導介紹,主要了解各校班主任的自然狀況、工作特點、成功經驗、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內容。

  2、座談會

  共組織了28次284名班主任參加的班主任基本情況座談會。通過班主任座談,主要了解了班主任對其工作的態度、對學生的認識、對工作方法的運用及工作中的困惑、煩惱、憂慮、無奈等方面的問題。

  3、問卷調查

  共組織了28次、304名班主任參加的問卷調查。主要了解了班主任的理論掌握、自身素養、感悟踐行、科學研究等四方面內容。

  ㈡實施過程

  班主任座談采取主題隨意的形式,即只要是圍繞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問題均可以談,不限時間,不限話題,不限發言形式,只要把問題說清即可。座談的時間以班主任把問題說盡為宜。參加座談的人員由學校隨意安排( 主要是沒有課的班主任),也可隨時撤換。

  班主任問卷調查采取不屬名形式,由學校隨意安排50%以上的班主任參加答題,答題方式自便,答題時間自便,在一周之內由進修學校統一收取,送到市德育部。

  四、結果與分析

  ㈠班主任的自然狀況

  1、年齡情況

  30歲以下 40歲以上

  27.87% 36.63%

  2、學歷情況

  本科 專科 中專

  8.85% 40.83% 44.36 %

  3、培訓情況

  省級 市級 縣級

  0.74% 3.91% 19.40%

  (參加工作以來參加過同班主任工作相關的培訓均可)

  4、榮獲縣以上各類榮譽及參與市級以上各類科研課題情況

  榮獲縣以上各類榮譽 參與市級以上各類課題

  24.84% 19.03%

  ㈡對班主任自然狀況的分析

  1、班主任自然布局欠合理。我市30~40歲的班主任僅占班主任總數的35.5%,而40歲以上的班主任卻占40.38%,可見,班主任隊伍趨于老化,其結構有待于調整。

  2、低層次學歷所占比重偏大。在現任班主任中,低層次學歷占44.36%(即不足專科學歷),本科以上學歷僅占8.58%,多分布在高中和部分城鎮初中。

  3、參加班主任基礎知識培訓的機會欠缺。100%的班主任沒參加過市以上系統的班主任基礎知識培訓,20%多的班主任僅參加過應急培訓和短期培訓,由于受培訓的制約,導致班主任工作同學科教學相比處于滯后狀態。

  4、肯定班主任工作成績的渠道過窄。從1995年至今,班主任從未獲得過市級以上優秀班主任稱號,所組織的班會在職稱評定中未能享受同級優質課待遇。

  ㈢班主任的工作情況

  班主任工作情況調查統計(304人)

  1、理論掌握情況

  工作文獻 職責和基本內容 工作原則

  24.3% 41.4% 40.1%

  2、科研情況

  參與科研課題情況(縣級以上)48.7%

  3、自身素養

  有工作書報 記工作日記 參加培訓(校級以上)

  56.3% 42.1% 31.3%

  4、感悟踐行

  ① 困 惑

  家長不配合 早戀 學生無特長 沒形成合力

  69.92% 9.43% 3.77% 3.77%

  單親家庭 差生教育 收費 厭學

  1.88% 22.64% 5.66% 15.09%

  ②最 欣 慰 成 功 的 事

  學生成績提高 學生轉變 學生成長

  30.19% 24.53% 26.42%

  工作被領導認可 班級轉變 讓家長滿意

  1.88% 1.88% 1.88%

  ③個 別 生 問 題

  對個別生認識

  雙差生 沒有 抓閃光點 對癥下藥

  3.77% 1.88% 28.30% 35.85%

  具體做法

  反復抓 允許打罵 他人理解

  9.43% 1.88% 3.77%

  ④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思想教育 個別教育 對癥下藥

  1.88% 3.77% 15.09%

  言傳身教 談心 表揚 班會 榜樣

  28.30% 11.32% 3.77% 7.55% 1.88%

  ⑤與家長溝通的形式

  電話溝通 家訪 請到學校 開家長會

  41.51% 52.83% 32.08% 9.43%

  ⑥凝聚力形成的原因

  言傳身教 發揮班干部作用 發揮集體作用

  5.66% 26.42% 11.32%

  樹正氣 樹榜樣

  16.98% 3.77%

  ㈣對班主任工作情況分析

  1、班主任整體素質比較高

  ①無私奉獻是班主任的基本品質

  班主任對學生奉獻了錢物和愛心。在調研過程中,無論是在城鎮還是在農村,絕大多數班主任對學生充滿了愛心和親情,在日常工作中,不僅僅對學生奉獻了錢物,而且奉獻了全部的愛。在建昌魏家嶺中小學,許多班主任為窮困學生解決書費,為學生買午飯;在龍港區蓮灣鎮初中,有一名班主任為學生墊付了1000.00多元書費;綏中小莊子初中的許多班主任為防止學生輟學,多次家訪,而家訪的打車費均由班主任個人承擔;綏中實驗小學、連山勝利小學、龍港實驗二小等學校為幫助貧困學生上學,班主任多次捐款……

  班主任承載著高負荷的工作量。在座談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班主任每天早來晚走,工作時間遠遠大于八小時,是各行各業中最忙碌的群體。但班主任并未因工作的艱辛而懈怠,并未因班主任費低廉而不負責任。

  ②努力進取是班主任的總體特征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許多班主任為如何轉變學生的不良言行而憂慮;為如何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而苦思;為如何獲得家長、社會對其工作的認可而盡心竭力。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沒為各類問題所困繞,而是在困境中努力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工作經驗;努力從各類報刊雜志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連山區勝利小學、綏中逸夫學校、建昌黑山科小學等學校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勇于探索,銳意進取,團結合作,開創了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

  ③寓教于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體風格

  在新的歷史時期,絕大多數班主任為探索成功的育人之路,多途徑、多渠道地開展工作,注重了工作的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生動性、多樣性;注重了工作的拓展性和前瞻性。連山區白馬石小學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從學生的身心實際出發,運用寫信、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寓教于情,龍港區實驗二小通過放風箏等活動寓審美教育、環境教育、合作教育于活動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④尊重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突出特點

  絕大多數學校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運用民主理念規范班級管理,使學生在民主、和諧、寬容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發展。龍港區實驗二小二年級的一名學生因為痢疾而導致大便失禁,學生紛紛猜測另一名學生是“污染源”的制造者,并報告了老師,班主任通過巧妙的方式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讓真正的“污染源”制造者到辦公室為自己取點東西,并找個合理借口馬上隨同學生一起出了班級,及時處理了學生的排泄物。這種看似簡單的做法卻包含著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學生自尊的保護、對學生成長的關愛。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在不斷更新,把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當成了已任。

  ⑤關注每個學生是班主任的基本理念

  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發展,一些班主任把新的教育理念運用于日常管理之中,關注每個學生的各方面發展,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綏中實驗小學、連山區煉化一中、建昌鎮南中學、興城西關小學等校在此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主理念、生活理念、生本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生根、開花。

  2、班主任工作同時代發展還有不相適宜之處

  通過對班主任座談情況及問卷的整理、分析、綜合,我們感到班主任工作存在著三個不知道、二個不理解、四個不適應。

  三個不知道:

  ①不知道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相關政策和法規

  通過問卷和座談,76%的班主任不了解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關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在座談中,部分班主任僅僅聽說過《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中小學德育大綱(綱要),99%的中學班主任不知道《中學班主任暫行規定》,個別班主任僅僅知道其名,不知其具體內容。《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和班主任工作關系密切的文件絕大多數班主任只知有其文件,但在日常工作中并未貫徹實施。

  ②不知道教育理論的發展進程

  由于班主任事務性工作較多,每天都很繁忙, 加之缺少必要的培訓與交流,導致絕大多數班主任不知教育理論發展的進程,不知國內班主任工作的先進經驗。81%的班主任沒參與過與班主任工作相關的課題研究,僅有19.4%的班主任參加過縣級以上的短期培訓或應急培訓,100%的班主任沒參加過系統的班主任理論培訓,其提高性質的培訓更沒參加過。僅有41.4%的班主任知道一些班主任工作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只有40%的班主任明確其工作原則,90%的班主任手中沒有任何關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報刊、雜志,部分班主任手中的專業性書籍早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可見,班主任了解教育理論更新與發展的渠道已被堵塞。

  ③不知道學生的興奮點和關注熱點

  在座談中絕大多數班主任都認為自己對學生非常了解,也非常理解學生。但在對具體問題的詢問中卻發現,許多班主任不了解學生所思所想,不理解學生對一些事物的思維習慣及行為方式,更不知道學生的興奮點和關注熱點。如許多班主任不知道F4,不知道《魔戒》,不知道《哈利波特》,不知道網絡,沒看過《男生女生》《少男少女》等雜志,因此,對學生的一些言行不理解,看不慣,導致對學生的教育缺少切入點,師生之間難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個不理解:

  ①不理解家長的“不合作”行為

  69%的班主任認為家長不配合自己的工作,71%的班主任希望在工作中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其支持的內涵主要定義為協助教師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或增加作業量,絕大多數班主任把學生在家的行為視為是在校的延續,而家長就是“第二學校”的教師,應完成學生在校沒能很好完成的任務,否則,就視為不合作。面對一些家長的“過多”要求,如換座、給予關照、不希望批評等要求一些班主任不能理解, 認為其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不能很好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給班主任工作帶來許多麻煩。故而感到班主任工作艱難,不易被理解,不易被尊重。

  ②不理解社會發展帶給學生的消極影響

  面對網絡的迅猛發展,許多班主任對學生迷戀網吧感到束手無策;面對豐富多彩的影視傳媒帶給學生方方面面的沖擊,班主任感到其無力回天;面對新的讀書無用論,面對“普九”的硬性要求,班主任感到困難重重。面對這許許多多,班主任感到難以理解,感到難以面對。我們在一所農村中學組織班主任座談時,班主任紛紛表示學生厭學現象越來越嚴重,初三每班想學習的學生不足15%,對于那些基礎差、沒有學習欲望的學生來說,上學是一種負擔、一種壓力;而對于班主任來說,教育、管理這些學生是班主任的重中之中,難中之難。

  四個不適應:

  ①對學生價值取向多元化感到不適應

  面對各種類型的學生,面對學生的各種不同需求,班主任感到很難使其和諧統一,很難達到預期教育目的。依據班主任工作的職責,面對學生多元的思想狀態,班主任深深地感受到了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乏力,感受到了各種說教的蒼白,感受到了履行職責的艱難,尤其是一些年齡偏大的班主任,更加感到難以摸清學生的思想脈搏,難以適應學生不規范的言行。

  ②對育人理念的不斷更新感到不適應

  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形勢,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對于未接受過系統培訓的班主任來說,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使自己原有的工作經驗很快地適應教育理論的更新,盡快地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更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班主任感到難以適應主要體現在:目前所倡導的“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個性等教育理念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學生樹立集體意識、關愛他人意識等難以有機地溶為一體,難以用新的教育理念科學、合理地教育學生。

  ③對學生家長素質不同感到不適應

  目前,中小學生的家長其素質各不相同,城鎮、農村、偏遠山區的學生家長對孩子、對學校、對班主任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呈現出不同的教育走勢。從總體上看,偏遠農村的學生家長希望班主任對孩子嚴加管教,自己不知道如何管教;近郊的學生家長希望班主任多關愛孩子,但不能過多批評,自己卻放手不管;城鎮的學生家長希望班主任能配合自己對孩子進行教育,班主任對孩子的個別教育要符合家長的教育特點等等。面對家長對教育學生的不同愿望、要求,班主任感到其工作難以適應各種類型家長的需要,感到班主任的工作得不到所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④對學校沒有開除劣跡學生的權力感到不適應

  在問卷調查中發現有22%的班主任認為最感困惑的問題是“差生”教育問題,尤其是劣跡生的教育問題。由于不允許初中和小學開除劣跡學生,因而,許多班主任對一些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深深感到了教育的乏力,而這些“問題”學生往往在班級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常常使班級工作陷入困境。同時,由于學校對問題學生沒有開除權,助長了個別學生和家長不良行為的蔓延,個別班主任因此而受到學生或家長的威協,導致班主任工作陷入了困境。

  3、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系統培訓短缺

  由于絕大多數班主任沒接受過任何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系統培訓,其工作方法僅憑自己感悟和摸索,因而導致其工作方法陳舊、觀念老化、途徑單一;導致班主任工作無創意、無特色、無顯著成效;同時,由于理論掌握欠缺,導致其工作依賴性強、以我為中心意識強,處理問題的方式難以被學生認可和接受。

  ②激勵機制饋乏

  對于班主任的工作成績,對于班主任工作的艱辛,除了微薄的班主任津貼外缺少必要的精神鼓勵。班主任所組織的主題班會在職稱晉級中所占權重遠遠低于同級優質課證書,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很少為班主任設置獎項。由于班主任工作同學科教學相比缺少展示的平臺,缺少被認可、贊揚的渠道,所以,許多班主任對其工作不感興趣,一些班主任是迫于領導壓力才擔當此任,因此,對工作缺少鉆研精神和探究興趣,其鉆研精神遠遠低于所擔任的學科教學,致使班主任工作無起色。

  ③責任意識不強

  許多班主任對其工作性質認識不足,對其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把班主任的工作僅限于常規管理之中,缺少對班級工作的總體設計和長遠規劃,對工作缺少前瞻性和預見性,多數班主任處于“解決問題型”狀態,只有少數班主任才處于“預防問題型”狀態。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責任意識不強,沒把這付擔子全部擔當起來。

  五、對策與建議

  針對我市班主任的總體狀況,為使班主任能盡快地走出困境,更好地履行其職責,特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1、更新育人觀念,完善育人做法

  ①在對價值取向的認識上,應強調其發展主體的內在價值,揚棄其規范約束的外在價值。傳統的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學生時盡可能地告訴學生“應當怎么做”,“不應當怎么做”,對遵守規則的學生給予鼓勵,對不遵守規則的學生給予處罰,其目的在于盡可能地使學生被動地服從已有的規定,維持社會秩序。這種社會本位的教育方式,使得德育工作不是去調動和喚醒學生的身心潛能,不是給人的個性發展、精神解放以指導,而是致力于把本質上多樣化的個性嚴格限制在用規范和戒律為它鋪好的軌道中,學生的主體性在班主任工作中成了必須加以防范的對象。

  ②在對育人過程的認識上,應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不能把德育教育的過程等同于知識的認知過程。由于缺乏實踐中介,德育規范不能有效地內化為德育信念,導致“知而不信”,德育信念又不足以外化、支持、指導德育行為,導致“言而不行”。育人過程不同于知識的認知過程,知識的認知過程靠認識,是把握物性的過程,而育人的過程靠的是理解,是把握人性的過程,它必須通過人與人交往中的理解、移性、關懷而實現。

  ③在對德育教育 的方法上,應強調學生的自律,而淡化他律。傳統的德育教育把作為社會代言人的教育者當作能動的主體,而德育教育過程中的占主導地位的是教育者提出的外在要求,似乎這些既定的道德規范才是在受教育者品德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對這些規范而言,受教育者只能簡單地接受,做出與之相符合的反映,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和被塑造的客體。德育本質上倡導的是人的自律,它產生于人肯定、發展、完善自己的需要。德育一旦變成了一種強制約束力量,那不是它的本質。因此,傳統教育中的灌輸失落了德育的人文性,而變成了不道德的教育。

  ④在對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上,應強調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反對其“專門化”。目前,德育教育存在著為教育而教育的現象,這就是德育教育 的學科化、知識化、工作化。我們并不完全否定這一專門化的意義和有效性,但是不能忽視德育教育的根基-----生活。德育教育在根本上就是使人過道德的生活,人在道德生活中的所有行為、影響都是德育教育的因素。德育教育必須立足于生活,為了生活,在生活中培養德育生活的主體,而不是在德育教學中培養只有德育認知、缺乏德育情感;只有德育知識,缺乏德育信仰;只有德育說教,缺乏德育行為的“德育知識人”。

  2、開展系統的班主任培訓工作,提升班主任對其工作的理性認識

  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班主任參加各種類型的培訓活動,通過理論講座、活動參與、活動設計等形式提升班主任自身的理論素養,實現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完美統一。在班主任培訓工作中,鑒于班主任素質的差異,可通過建立班主任帶頭人隊伍、骨干班主任隊伍、合格班主任隊伍、未來班主任隊伍等梯隊使其培訓層次化、科學化。

  3、定期組織班主任經驗交流,為班主任提供展示成功經驗的平臺

  為提升班主任的整體素質,應定期組織班主任參加各種類型的經驗交流會、研討會、專題講座等,通過參與各類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應定期組織班主任到外地參觀、學習,借鑒外地的成功經驗,借鑒他人的先進做法,使其已有的工作經驗得到升華。應定期聘請專家、學者、優秀班主任到我市講學,不斷拓寬班主任的眼界,促使實踐經驗和理論認知的有機結合。

  4、完善鼓勵機制,為班主任提供一個奮發進取的工作環境

  我市共有一萬余名班主任,承擔著我市中小學的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學校工作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由于班主任肩負著育人的重任,所以工作異常艱辛和繁重。為了及時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績,肯定班主任對工作的無私奉獻,應定期表彰優秀班主任,適當增加班主任津貼,為班主任提供一個愉悅、寬松、進取的工作環境,使班主任能在工作崗位上無怨無悔地工作、奮進,為開創我市班主任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5、加強領導,建立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管理體制

  班主任隊伍建設應納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考核的重要內容,應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專題研究班主任隊伍建設問題,表彰培訓班主任的先進單位,各級領導要把班主任隊伍建設作為加強學校建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切實抓好。

【葫蘆島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情況調查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保密工作情況自查工作報告11-27

中小學班級工作報告12-05

并購盡職調查工作報告12-02

音樂的作用調查工作報告03-30

村委換屆調查工作報告03-25

融資工作情況調查報告12-07

家電下鄉工作情況調查的分析報告03-26

教育專業學生調查工作報告11-30

低碳生活調查工作報告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