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討實踐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和策略報告
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育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又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和轉變策略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
1.教師應由課程的執行者向課程的開發者轉變
長期以來,學校沒有課程設置權,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是^專~家的事情,一線教師沒有課程資源開發的決策權力,教師是課程的忠實執行者。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從課程的執行者成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決策者、管理者、實踐者,如對學校現有資源進行現場評估,組織指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框架與活動類型進行設計,制訂課時計劃與內容,課題的選定、開題及方案設計,課題研究小組的組織和確定,對課題小組的監控、指導,及指導小組課題研究報告和總結的形成等等。總之,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開發的主要承擔者,實際操作者,在整個綜合實踐課程開發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
2.教師應由班集體授課向開放性教學轉變
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形式的學科課程,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具有明顯的封閉性。現代社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開放系統,教育要培養新時期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須實施與之相適應的開放式教學,這是不容置疑的,而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都十分突出其開放性,完全順應了這一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效果突破了以分數論英雄的教育觀念,面向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的特殊需要,突出以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主要目標,在開展的每個活動過程中,各個學生的各種能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管活動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是學生的收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提供給學生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廣闊的、充滿著彈性的開放性的空間,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沒有固定的方式,活動的規模、時間和空間等方面也具有開放性。就活動時間而論,很難規劃在某一時間段完成某一任務,活動的時間隨著活動變化而變化。就活動空間而論,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場所不局限于校園或教室內,事實上,教室、實驗室、運動場,校園、家庭、工廠、農村、社會大自然,網絡世界都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場所。就活動規模而論,即使是同一個活動內容,活動規模也可以不同,既可以以學校、班級、小組或個體為單位,也可以跨校聯合等,參加活動的人數可多可少,規模可大可小,形式多種多樣。活動管理的開放性體現在有學生自我管理,有學生小組管理,有教師管理,也有家長、社區管理等。
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必須由班集體授課向開放性教學轉變,充分利用各種物質條件、精神條件,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現實的情境,改變單一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生的空間,讓學生走出課堂,置身于廣闊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去親自接觸和感知各種人和事,使他們通過親身經歷、實際操作與活動來獲得探究問題,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教師應由個體獨立教學向合作教學轉變
在學科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進行個體獨立教學,或通過備課組,或以班級為單位和其它任課教師組成的松散型的合作小組。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由于課程的開放性,跨學科性、主題性等特點,強調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突出學習方法的整合,所以課程的實施就要求學校各科教師共同協作,又要求學校教師與社會各界人員(如家長、社會,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等)相互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協同完成教學任務。
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師生協作開發與實施,學生也是課程開發者優秀,并以主體的身份介入課程開發,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自主確立活動目標,選擇學習內容及方式,組織相關活動人員(甚至包括指導教師),自主表達活動結果,教師成為活動的合作伙伴,參與設計,參與實施,了解學生開展研究的進展、問題與需求,與學生一起,平等地共同參與探索之旅。因此教師和學生要建立一種全新的關系,即以“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4.教師應由注重知識的傳授向注重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單純學科內容知識的傳授,單純自我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忽視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的融合,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張揚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多樣性、靈活性和綜合性,這與學生長期養成的被動依賴的學習方式截然不同。所以,教師在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的注意和擴展,采取各種手段,如激發懷疑和批判意識,鼓勵對已有經驗超越,贊賞具有個性特征的知識理解和表達,培養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和體驗的評價方法等等,有目的、有步驟地扭轉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策略
1.以先進教育理念,培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意識
學校應組織教師閱讀介紹國外綜合實踐課程管理情況的資料,可以請一些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的專家系統講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在國外的發展情況,也可以請有關專家介紹目前一些較成熟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還可以組織骨干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其它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發、開展的先進經驗,通過各種途徑使教師逐漸消除對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的緊張和陌生,并逐漸了解該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對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發展全面個性的重要意義,提高教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增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意識。
2、以身邊鮮活的典型融合引領教師自我提高
除了使用專家、學者作報告,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等手段外,還必須大力搜集和挖掘本校先進的典型案例,引領教師運用相關的先進理論和理念進行分析評論,從中領悟道理,這樣操作除了有較強的針對性外,主要的是案例貼近教師生活,可信可感,教師容易從具體事例的剖析中明白抽象的東西,促使教師勇于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索中去。
3、促進教師自我反思,發展教師專業水平
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并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新課程把教師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師要學會在教學前進行反思,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在教學后進行反思,通過自我反思,才能意識到自己的教學經驗及其局限性,才能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先進教學行為,也只有這樣,新課程的實施才能充滿希望,并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通過自我反思,才能使原始的經驗不斷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只有這樣經驗才能得到提煉,得到升華,通過自我反思,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才能有效地轉變角色,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去,才能提升教師自我發展意識,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完善激勵機制,強化課程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工作積極性會直接影響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程、質量及學生的發展,因此,學校管理層必須完善激勵機制,建章立制,并通過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在物質、精神、信息等方面滿足教師正當的合理需求,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重點是加強對課題的確定,課題的準備,活動的設計和規劃,活動的開展,活動的記錄和總結的指導和監控,要定期檢查,定期分析、總結、交流,關注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教學態度,工作責任心、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方法,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對教師自己開發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教學設計、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要及時進行獎勵,要作為教師教科研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袋,作為教師年度考核、晉級、評優的重要依據。
【探討實踐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和策略報告】相關文章:
課程實習報告-課程實踐報告04-01
轉變角色不斷學習工作總結04-28
電視劇中女性角色的轉變英語作文04-21
中考物理復習的策略探討05-10
人生要演好自己的角色經典美文04-29
家庭角色體驗社會實踐報告07-29
口譯實踐課程報告范文05-11
福利院課程實踐報告05-02
基礎薄弱學生高考數學復習策略探討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