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雞冠山的調查報告
一、我鄉基本情況及教育現狀
雞冠山鄉位于崇州市西北隅,距市區45公里,素有“崇州市后花園”之稱,與汶川縣相鄰,懷雞路穿境而過,交通方便,區位優勢較為明顯。全鄉總國土面積301.75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1134戶,總人口3498人,常住人口2696人。
全鄉有中心完小1所、小學教職工17人;全鄉0—17周歲健康人口總數320人。6—11周歲適齡兒童156人,在小學就讀156人在初中就讀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本學年初小學在校學生數有47人,其中轉出10人,到外鄉借讀85人,休學1人。本學年輟學率為0。上學年小學畢業生23人,全部畢業,畢業率為100﹪。小學校舍建筑總面積1400㎡,生均21㎡,小學現有圖書1200冊,生均17.5冊,小學教學儀器設備達到要求。全鄉小學無危房面積。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教學硬件落后。
由于經濟條件、地理位臵等因素的制約,我鄉教學硬件設施仍很落后。第一,就學難度大。近年來的教育資源整合,全鄉只有一所小學,致使離場鎮較遠的學生必須離家就學,加大了家庭經濟、交通等方面的負擔,也有違就近入學原則,同時上下學途中,學生的安全也存在一定隱患。第二,基礎設施簡陋。
比如我鄉的小學體育設施僅限于一個劣質籃球場及一些歪倒不堪的雙杠,水泥乒乓球臺而已,至于娛樂設施則更談不上。 第三,教學設施欠缺。據了解,學校基本教學設施缺乏,而幻影燈,電腦等教學設施更是嚴重不足。
(二)師資力量薄弱。
其一,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安排不合理。教師被要求同時從事多門課程的教學,一個教師可能要教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等多門課程。然而一個人精力有限,一個教師從事如此多門課程,工作時間過長,難免會出現缺乏耐心,責任心大打折扣的情況,這樣必然會影響教學質量。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教師明明教數學教得好,卻要被喊去教語文,試問種狀況下,如何能把學生教育成才。 其二,教師素質存在一些問題。據調查了解,現在我鄉教師的學歷一般是大學專科或師專函授。當然,學歷不是本質因素,但教師素質卻能反映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教學水平。由于本地教師培養不足,大部分教師來自較遠地方,居無定所,責任心不強,影響學生成長,給教育體系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教學內容設臵不科學。
在教學內容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沒引起足夠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較低,一些學生畢業后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的不穩定因素。二是吃苦耐勞的教育應成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農村人走向社會極其重要的非智力財富。現時期青年身上明顯表現出了吃苦耐勞精神的嚴重缺失。多重社會因素釀成了許多青年過強的依賴心和惰性。對于自身教育已極大落后于城市的農村,
再失去吃苦耐勞這一寶貴的精神資源,若干年后,農村又將走向何方呢?因此,吃苦耐勞教育勢在必行,全面提倡吃苦耐勞精神,以期達到這一傳統美德的生生不息。三是心理教育施行的刻不容緩。就現狀來看,學生心理教育的環節上極其薄弱,根本沒有形成心理教育體系,而一般學生沒有什么心理承受能力。5.12地震的影響,一些學生更是有地震陰影。當前很多青少年把生命當兒戲,根本沒有體驗到生命的美麗和短暫,要么庸庸碌碌虛度一生,要么走入極端。而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便只看到生活的陰暗面,而非樂觀積極地追求生活。于是很多青年甘愿自我沉淪。在家庭教育不合理這一大前提下,學校教育更應承擔起它的使命,通過心理方面的良好教育來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尤其在農村,心理教育更是任重而道遠。
(四)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近年來,市、鄉兩級財政我在教育投入方面雖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捉襟見肘。加上我鄉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環境,更讓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處于劣勢。而更殘酷的是,基礎教育總體分到的一點點分配,又存在著明顯的城鄉間差異,城市中小學校拿走的比重遠遠高于農村學校,這就使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的困境雪上加霜了。
(五)大部分家長教育意識淡薄。
由于我鄉地處山區,相較于壩區,群眾的各方面意識相對落后。同時加上我鄉地廣人稀的實際,造成一些家長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意識薄弱。甚至個別家長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說:“讀不讀書無所謂,只要算得清,寫得起自己
的名字就可以了,實在讀不進去了,就回家砍竹子、砍木頭,反正地都寬,還不是一樣找錢。再說了,現在把大學讀出來還不一定找得到工作,還不如不讀”。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勢必會影響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我鄉今后努力方向
(一)重視教育普及,狠抓控輟保學工作
一是堅持開展每年的義務教育宣傳月活動,提高群眾依法送子女入學的意識;二是強化政府行為,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三是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規范學校管理,重視賞識學生教育,用愛心留住學生;四是切實做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工作,落實各項扶貧助學措施,杜絕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五是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二)加大教育投入,推動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后,鄉鎮、村對教育的投入相對減弱,學校本身又無造血功能,根本無力投入,影響了教育發展。因此我鄉在今后要積極和相關主管部門協調,加大對我鄉教育投入的力度,真正體現“以縣為主”,促進全鄉教育發展。
(三)強化師資隊伍,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一是繼續做好“校長培訓”的各項工作;二是抓好骨干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三是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多渠道、多層次培訓和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歷水平;四是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配備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四)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出發點,優化教學內容,努力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發展:既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適應,又與學生生理成長相協調,確保學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夠保持生理平衡。要使學生在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具有正確的民主法制意識和良好的社會公德,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具有勇于創新,敢于實踐,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
【雞冠山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描寫雞冠花的作文300字04-18
描寫雞冠花的作文100字04-18
對尤寨山創新山區綜合開發方式的調查報告03-26
山影05-11
山經典美文04-04
觀山悅05-12
家鄉的山作文04-07
與山有關的成語04-22
讀山作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