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專業技術工作報告
本人于2009 年7 月本科畢業后進入**省********所工作至今,先后在*****室、*****室擔任技術員一職, 從事****檢驗工作。在領導的關懷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在專業技術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提高,現將這期間的工 作內容總結如下。
一、 專業技術工作(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X 年7 月~200X 年12 月
在此期間,本人在*****室主要負責醫用耗材類產品的檢驗工作,包括各類口罩、防護服、手術衣、醫用組 合包、醫用護理箱、醫用脫脂棉、醫用脫脂紗布、醫用敷料等,主要檢驗項目有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阻燃性 能、合成血液穿透,非織造布的斷裂強度、透氣性能、抗滲水性、表面抗濕性,敷料的液體吸收性、水蒸氣透 過率、阻水性,脫脂棉和紗布的各項物理、化學性能等。由于工作需要,我積極學習相關標準,熟悉掌握的有 YY0330、YY0331、YY0594、YY0469、GB19082、GB19083 等;除此之外,為了加深對常用標準的理解及提高檢驗 水平,我找來這些行標、國標的引用標準,利用業余時間仔細閱讀,如GB/T4744、GB/T4745、GB/T5455、GB/T12703、 GB/T12704。在檢驗醫用耗材產品的同時,還與同組前輩承擔起部分無菌****凈化車間的檢測任務,為生產一類、 二類醫療器械的企業起到了把關作用,同時有許多機會能夠學習到這些產品的生產工藝、質量管理體系等內容, 從而對自己所負責的檢測領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室工作的一年半里,本人作為副檢共完成日常檢驗任務XXX 宗。在檢驗技術方面,參加了2 次比對 試驗,分別是全國***********比對試驗和XX 公司組織的全球濾材比對試驗,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第二階段:200X 年1 月至今
由于在*********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微生物試驗,因此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期間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微 生物檢驗操作基礎”、“****無菌檢驗和微生物限度檢驗”等培訓課程。為了在這一領域獲得更多發展,于200X 年底主動申請調至*****室工作,專門負責所有**產品與微生物相關的檢測任務,現主要項目有無菌和微生物限 度等。
由于本科所學專業的限制,上學時在微生物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實驗操作對于目前的工作內容來說是明顯不 足的。為此,在理論方面,我繼續之前的學習方法,從相關檢驗標準入手,現已掌握的有《GB15979 一次性使 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80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衛生標準》、《GB/T14233.2 醫用輸液、輸血、注射器具檢 驗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試驗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由于現在面對的產品種類繁多,不同的產品自有 其獨特的樣品處理方式,這促使我必須去閱讀更多的標準,諸如《藥品包裝材料標準》、《化妝品衛生規范》、《消 毒技術規范》等等,從中找出可取之處,進行驗證試驗后再用于檢測,只有經過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這才能保 證結果的科學性。
在實踐方面,抓住每次動手的機會,從微生物試驗的基礎做起,如配置培養基、滅菌、倒平板、擺斜面、 菌落計數、菌種傳代及復壯等。但是,僅僅滿足于基本操作無異于固步自封,要想在這個領域迅速成長起來, 必須要在試驗中不斷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現在接觸的很多產品具有抗菌(殺菌、抑菌)成分,比 如婦科用凝膠、鼻腔噴霧劑、醫用超聲耦合劑,對于此類產品,必須有效地去掉其中的抗菌成分,才能檢出可 能污染產品的微生物。起初,我并沒有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拿到樣品就直接進行培養基傾注法,幾次之后發現 這樣的檢測毫無意義,因為產品自帶的抗菌劑已經把可能污染它的微生物殺死了。通過請教前輩及查閱文獻資 料,了解到使用培養基稀釋法和薄膜過濾法能去除抗菌劑,于是我分別用這兩種方法對同種樣品進行試驗,比 較結果發現,孔徑為 0.45um 的濾膜既能夠有效過濾抗菌劑、又能夠截留污染產品的微生物,可見薄膜過濾法 獨占優勢,比培養基稀釋法更加可靠、客觀,因此確定此法為抗菌產品的微生物檢查方法。
踏足微生物檢驗的半年里,本人已完成無菌檢驗任務 XXX 宗,微生物限度 XXX 宗。期間順利通過了 SFDA/CNAS/國家計量三合一專家評審組和**省實驗室資質認定監督評審組的兩次評審,完成了血液透析物的 ****任務。為了打破檢驗項目受限的局面,在確保按時完成日常檢驗任務的情況下,還需要為擴項做大量的準 備工作,如消毒效果驗證、化妝品和食品包裝材料的微生物檢測等。
二、 技術能力培養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工作兩年里,本人積極參與單位 組織的各種培訓課程和技術交流活動,督促自己在吸收和溝通的過程中勤于思考,學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 在2 次技術大比武中,雖然我都沒有獲得名次,但個人覺得,無論是比武前的準備工作,還是比武過程中暴露 出的問題、比武后詳細的總結,均使我受益匪淺,檢測水平與學習能力齊頭并進,我想,這些遠比名次來得更 有意義。
200*年X 月,為了加強在微生物檢驗方面的能力,我參加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組織的 ****版《中國藥典》微生物檢驗內容專項培訓,學習了一系列相關課程,除最熟悉的無菌檢查法和微生物限度 檢查方法外,還有防腐劑效力檢查法、滅菌法、藥品微生物實驗室規范、藥品微生物檢驗替代方法、全封閉式 無菌檢測系統和無菌隔離技術,并將所學的知識做成PPT 在科室進行培訓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三、 今后努力方向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呈多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發展的局面。目前,許多新的微生物檢驗項 目即將在我科室開展,諸如抗菌性能、空氣消毒效果驗證、DNA 吸附性能,為此,我的學習重點將放在材料學、 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臨床診斷學等專業知識,以便適應行業發展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會繼續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專業技術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專業技術的工作報告04-04
專業技術工作報告04-01
建筑專業技術的工作報告05-09
衛生專業技術的工作報告05-09
公路專業技術工作報告總結05-09
職稱專業技術工作報告范文05-04
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報告4篇04-11
專業技術工作報告樣文六篇05-04
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開發與管理的工作報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