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院校的教學實訓報告
我校推行的實訓領域的項目教學,是在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引導下,根據企業的崗位工作要求,參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教育目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經過六七年的實踐探索,已成為我校實訓領域中穩定的程序化的實訓模式。畢業學生的高素質、高操作水平和高就業率,讓企業、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感到滿意。也因此引起省、市有關領導對我校實訓教學的關注和支持。學院所屬的浙江吉利汽車工業學校被國家確定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學校,并獲得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專項資金支持;所屬的浙江吉利技師學院被確定為省高技能(機電項目)人才培訓基地。項目教學這一方法已在地區各個職業學校推廣。
一、項目教學法的由來
從2009年開始,我們先后派遣了幾批青年教師到沈陽豐田一金杯職業培訓中心培訓,學習日本汽車豐田公司職工培訓的先進經驗。從東北、內蒙等老工業基地引進一大批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和工程師。并建立汽車維修工、汽車裝調工、車工、模具工、鉗工、焊工、計算機操作工以及數控加工中心等工種的實訓室。為了使畢業學生一進企業就能頂崗生產,我們通過對企業崗位(群)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的分析,將其中所需的素質、能力、知識進行分解,設計成一系列的課題(即項目),組織學生實訓。這樣,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我們將豐田-金杯職業培訓教學經驗與自己的實踐相結合,經過消化、吸收、創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職業教育實訓領域的項目教學法。
二、項目教學法的含義及其特征
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模式)的界定,教育界眾說紛紜,我們的理解是:“項目”是指具有實際價值的技術領域里的典型產品、典型零件或典型工藝以及管理領域里的一項工作任務。例如檢修一臺發動機、加工一個機械零件、設計一款廣告、開發一項應用軟件等等。項目教學是依據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工作進程設計一系列行動化的項目,師生通過共同實施這些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項目教學法具有下列特征:
(l)職業性。以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工作進程作為設計項目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以企業對現代職業人的素質、能力、知識要求強化學生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的培養。
(2)實踐性。項目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與企業生產、管理、服務的實際情境相吻合。
(3)科學性。項目教學是在現代職業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有目標的實踐活動。
(4)互動性。項目教學的全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融教、學、做于一體。
三、項目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項目教學法是為了實現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職教育培養目標,顯然,這類人才應有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強的職業能力。能力的培養要經過實踐,職業素質的養成也要經過實踐,尤其是企業的實踐、社會的實踐,而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性的實踐環節,其中實訓又是最基本的。實訓領域的項目教學是行為導向教學、一體化教學理念的體現,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是積極的,是建構性的,是累積性的,是有目標定向的,又是診斷性的及反思性的。因此,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利用情境、寫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使學生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建構主義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教學內容,更應充分利用人類學習資源,設計開發有效的教學資源,善于設計教學環境,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宏觀的引導和具體的幫助。
行為導向教學認為,教學的結果是學生的學習,而非教師的教導;學習的成效在于學生行為的改變,包括內化、外顯行為;每項學習的積累,部分的結合,都可以成為整體。因此,行為導向教學具有以學生為主體,以改變學生行為為目標,以實踐任務為內容和以活動為方法的特點。行為導向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人,教師遵循“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的行動過程,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一體化教學理念,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把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服務、科技開發等內容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教理論,在運用中學技術。一體化教學內涵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時空和師資等方面的一體化。運用一體化教學理念,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把教學和生產、科研結合起來,建設一支“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四、項目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一)項目的選設
項目教學法的關鍵是選設項目,其依據主要是:
1.基于職業(群)的崗位工作要求。
在企業里.各個工種的職業崗位(群)對生產者和管理者都有明確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要求,這是項目選設的首要依據。例如汽車制造廠的裝配工,完成一輛轎車裝配要經過100多個工序,每個工序都有嚴格的裝配技術要求。
2.基于培養目標的職業技能等級要求。
在各專業的培養目標中,對學生都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中職校要求達到中級工,技師學院和高職學院要求達到高級工或技師。
3.基于國家職業標準。
對于每一個職業工種的每一個職業技能等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家職業標準》(簡稱國標)中都有應知、應會的標準規定。
4.基于工作任務的典型性。
項目承載著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和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因此要求產品、工藝、任務的典型性。
5.基于構建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每一個工種的實訓項目要形成項目鏈。例如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中級汽車維修工,由零部件到總成,由總成到整車;從吉利車到其再國產車、進口車;從轎車到客車、貨車;從普通發動機到電噴發動機、從手動變速器到自動變速器;由機械部件到電氣電子部件,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形成一個中級汽車維修工的17個項目鏈,高級汽車維修工的16個項目鏈,構建成中、高級汽車維修工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至今,我們學校已建成了汽車維修工、汽車裝配工、數控加工中心、車工、模具工以及工具鉗工等工種的中、高級工項目教學體系。
(二)項目的教學設計
每個教學項目要精心設計、周密安排,做到“八定”:
1.定教學目標;
2.定項目圖樣;
3.定技術要求;
4.定工序卡;
5.定教學時間;
6.定設備、材料;
7.定工量具;
8.定指導老師。"
一般,一個項目實訓l周,計35個學時,按照上述“八定”要求編制周實訓計劃。每個學生的實訓時間安排準確到小時。職業技能訓練分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和應用技能訓練三個層次。基本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都在校內通過項目教學完成,應用技能訓練則通過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完成。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工人”,由所在企業為主負責培訓、管理與考核,充分運用合作企業的場地、設備和技術人員等教育資源。
(三)項目教學的實施
項目教學遵循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素質提高為基礎的原則,注重學生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品質的養成,強化基本技能、綜合技能的培養。實行“三個堅持”:
1.堅持“三禮”制度。
“三禮”即:早禮、午禮、晚禮。早禮:上午上實訓課前,首先是師生互相敬禮問好;做廣播操和俯臥撐;指導教師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著裝、風紀和身體情況;集體朗讀安全卡片;指導教師布置實訓任務。午禮和晚禮,分別在下午課前、課后列隊,由教師布置實訓任務或作實訓總結。
2.堅持“55”制度。
即: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實習工件及工具、量具必須擺放整齊,做到定置管理,實習環境保持整潔干凈。
3.堅持安全教育。
實訓場建立一系列實訓教學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安全預知教育。每一個參加實訓的學生都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穿作業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到教學必須安全,安全保證教學。項目教學強化學生規范化、標準化的操作訓練。實習指導教師做示范,學生由模仿到獨立操作。嚴格遵守圖樣,嚴格工序要求,嚴格操作規程,嚴格檢測,做到操作規范,工作標準。動手動腦,心智手技結合。每個項目最后做出一個合格的產品或完成一項工作任務。
接受合作企業的加工任務,或向社會承接修理業務,變消耗性的實訓為增值性生產。把實訓與生產接軌,提高實訓師生的責任性和質量意識,也為學校增加收人,降低實訓成本。
五、實施項目教學法的保陣條件
(一)要有充足的實訓場地
要有充足的實訓場地,構建各個工種的實訓室,確保各專業的學生按人才培養方案可同時進行實訓。各實訓室要光線明亮、通風良好、避免噪音干擾。
(二)要有充足的實訓設備
學校要加大投人,并爭取合作企業的支持,購置與實訓計劃相配套的設備。不僅有基本的傳統的常用設備,更要有先進的高新技術設備,使學生的實訓內容與企業的生產齊步并進。
(三)組建一支“雙師型”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
為實施項目教學,必須有一支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專任實訓指導教師數一般應占專業教師數的李左右,并盡量聘請企業里有豐富生產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實習指導教師能同時從事理論教學與技能教學,成為“雙師型”的,能夠靈活進行行為驅動、項目導向以及一體化的教學。
(四)編寫相應的校本實訓系列教材
項目教學的教材是項目教學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載體,也是學生實訓的主要學習資料,要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我們經過多年的邊教學邊積累,編寫了具有吉利特色的校本實訓系列教材,主要有:《汽車修理工實訓教材》(中、高級工)、《數控加工中心實訓教材》(中、高級工)、《車工實訓教材》(中、高級工)、((模具工實訓教材》(中、高級工)以及《焊裝工導入實訓教材》(初級工)等五種。
(五)實訓教學課堂化
實訓室既是生產車間,又是教學課堂。每一工種的實訓室有課桌椅,有黑板或屏幕,有機械或電氣、電子設備,墻壁上有操作工序圖樣,還配置彩電進行聲像輔助教學,從而形成綜合的、多功能的情景教學環境。
在實訓室進行的每一個項目教學一般具有五個教學環節:組織教學、理論引導、教師示范、學生獨立操作以及實訓小結,重點是學生操作。每個項目都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分。為保證實訓教學質量,指導教師還精心編制《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教學進度表》、《實訓教學課程表)、(實訓教學教案》、(實訓指導教師工作手冊)、《學生實訓手冊》等一系列文本,使項目教學法規范化、制度化。
參考文獻: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童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戈壁.構建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6)
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3月
李向東,盧雙盈.職業教育學街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程有峨.項目教學法實施技術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07(8)
鄭建仕,陳曉川.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7(16)
【職業院校的教學實訓報告】相關文章:
實訓的報告06-16
實訓報告02-25
鉗工的實訓報告04-15
鉗工實訓報告04-23
物流實訓報告04-20
電工實訓報告04-11
審計實訓報告12-07
倉儲實訓報告12-21
銑工實訓報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