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裝實訓報告范文
在當下社會,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拆裝實訓報告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拆裝實訓報告范文1
我們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一組首先進行發動機的拆裝,我們小組拆的是一個四缸日產發動機。按照老師的講解,我們進行的拆裝順序如下:
一、拆下發動機外圍部件,包括分電器、發電機及皮帶、水泵、汽油泵、機油過濾器總成、支腳和離合器總成
二、按順序松開氣門室螺栓,卸下氣門室蓋,取下墊片;
三、拆下正時鏈上下罩,松開緊鏈器,拆下正時鏈;
四、拆下搖臂軸架;
五、拆下汽缸蓋
六、拆下活塞連桿,注意先把活塞搖到下支點
至此,發動機拆卸完畢,發動機的組成為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潤滑系、冷卻系、點火系、啟動系共兩大機構,五大系統。
在老師及講解完發動機的組成和裝配方法和注意事項后,我們開始組裝發動機。發動機裝配不是僅僅把之前拆的順序倒過來的一個過程,在裝配時還要注意很多細節性的東西,比如傳動機構的鏈條、飛輪在裝配時都有定位或方向的標記,只有真正準確的安裝好每個零件發動機才能正常工作。此外,組裝時還需注意添加潤滑劑以減少發動機工作時相互之間的摩擦和損耗。
組裝后的工作是調試。這里我們調試對象為氣門間隙。在老師的講解和演示下,我們知道氣門動作順序為一、三、四、2。調試原則為:上調下不可調,左近右排。
具體過程為:
1.把軸連桿搖到0刻度位置,此時活塞1位于下支點
2.這是調好1號進排氣門,2號進氣門、3號排氣門,排氣門間隙為0.3mm,進氣門為0.25mm
3.完成后將曲軸桿轉動一周,調試剩余氣門間隙。
做完這些工作之后,發動機的拆裝就完成了。在這過程中,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講解使我們學會了發動機的拆裝,發動機的內部構成和工作原理,并且學會了一些專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汽車底盤拆裝
在拆裝完發動機后,我們的第二個任務是拆裝汽車底盤。實習對象為解放牌載重貨車,由于重型車輛的部件比較笨重,在拆裝我們需要團隊的配合和對知識(如杠桿原理)的靈活運用,拆裝步驟為:(后輪)
一、先松開外輪的螺母,旋松時注意對角順序,防止應力集中,如力不夠可以增加力臂,旋松后,幾個隊友扶穩,取下螺母。這時可以發現這8個螺母有一邊是圓的,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緊固力和自動對中。
二、取下第一個輪胎
三、按照步驟1拆下螺栓后取下第二個輪胎.
四、用專用工具打開主軸蓋
五、取下墊片,橡膠圈,定位環。
六、取下后輪主軸
七、前輪的拆裝和后輪大體相近
拆完后,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汽車制動系統的工作過程、氣動剎車的特點,和與油壓剎車比的優缺點及應用范圍,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眼界。之后的步驟為剎車調試,調試結束后按照先拆后裝的'原則開始裝配,安裝時注意橡膠圈與墊片的放置順序安裝外輪螺母時注意緩慢轉動輪子,這樣就可以比較輕松的把8個螺母自動對中,旋緊。
。3)、變速器的拆裝
最后一個任務是變速箱的拆裝。變速器分為手動和自動變速器。這里我們的實習對象為美式道奇汽車的手動變速器。拆裝順序為:
一、把緊固螺栓拆下,再把換擋鉸鏈總成和連動桿一起拆下。
二、卸下固定螺栓,拆下換擋后連桿和變速總成
三、拆下換擋橫軸左右固定螺栓,換擋橫軸和選擋軸
四、拆下一、二、5檔和倒檔換擋軸及撥叉總成。
五、拆下三、4檔換擋軸及撥叉總成
利用齒輪傳動原理,通過改變各種不同的齒輪組合獲得不同的傳動比是變速器的變速原理。我們組通過測定得出道奇變速器分為5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檔,傳動比為1檔(4.5:1)、2檔(4:1);3檔(2.5:1);4檔(1:(1);5檔(0.8:1)和一個后退檔(4.5:1)。
之后我們學習了自動變速器的組成和工作原理,老師告訴我們它的核心為液力變矩器和油壓閥。自動變速器應用廣泛,與手動相比它具有以下優點:方便操作、換檔精確快速、幫助換檔不熟練的人換檔想高手一樣熟練、幫助不知道省油方法的人節省燃。
老師最后向我們介紹了本田飛度無極變速器的運轉過程,它的原理是通過油壓改變從動車輪半徑的大小從而達到改動傳動比、變速的目的。無級變速器重量輕,體積小,具有較高的效率,油耗低,但它也有自己的不足——傳動帶容易損壞,難以承受較大載荷。
實習感受:
。1)、通過這次拆裝實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當然這次實習也達到了基本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組件有了一個很深的實踐中的深入感性性的認識。
。2)在這次拆裝實習中,不僅促使我們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還加深了對汽車組成、結構、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藝線路,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專業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
(3)增進了我們團隊中的合作意識。就像一部汽車,只有每個部件緊密配合,協作,才能跑起來一樣,只有每個隊員都積極投入到實踐活動,集體才能發揮的效率。
(4)拆裝工作不是一個人可以單獨完成的事,也是一個人無法完成的,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可以取長補短使自己學的更多的知識,并且使工作變的事半功倍。團隊精神,互幫互助,這是保證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拆裝實訓報告范文2
一、圍繞辦學目的組織實訓教學
我院堅持“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把“辦好讓學生、家長、社會中意的學校”作為辦學宗旨,致力于為社會培養高素養應用型人才。我院通過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技能培養,努力探究工學結合和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液壓與氣動技術》是工程機械類專業十分重要的課,也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針對我校教學環境和實驗室硬件條件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圍繞辦學目深入探討如何在《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訓中嘗試各種教學方法,達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訓課強化實踐應用能力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我院機械制造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與機械制造技術、裝備設計等主要專業課有著緊密的關系,具有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的特點。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也是專業課程中較難理解和掌握的一門課。根據培養目標,崗位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分析、設計簡單的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安裝、調試、使用、維護液壓與氣動系統及故障診斷和排除液壓與氣動系統故障三項能力。通過實踐和實訓教學強化理論教學,突出對1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三、實訓教學條件及過程
1.實驗室實訓條件。我校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有6臺CQJDY-2模塊化機電液氣綜合實驗臺,并配有透明的液壓元件及實物液壓元件,這種試驗臺是專門為學校配備的教學性質實驗臺,實驗臺的各個元件的功能和實際生產用的`元件有區別,容易出現故障,質量和性能很難達到理論要求,只能完成基本動作和各種基本回路運動;谏鲜鰲l件,我們開設的實訓是:(1)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實訓;
。2)元件的拆裝實訓。結合開設的實訓編寫相應的實訓報告手冊。
2.降低成本,挖掘潛力擴大實訓功能。購買企業報廢的液壓與氣動元件用于實訓拆裝教學。拆裝的目的是掌握結構和原理,無論新元件還是報廢元件結構都是一樣的,再者液壓與氣動元件種類多成本高。以低成本的價格購買,變廢為寶服務教學。由于經常購買企業報廢元件,元件的種類對每屆學生實訓都不同,在每次實訓前要重新編寫實訓報告。如:根據新增加的元件改寫拆裝件的報告內容,根據需要增加元件的測繪功能,根據上一屆的學生情況總結出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報告中強調等。
3.實訓過程和內容。學生分組:3~5名學生一組,學習委員根據每組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均衡分配,每組選個組長,組長的選擇可以同學推舉也可以自薦,組長要求動手能力強善于思考并且具有組織治理的能力,或者想鍛煉這方面的能力的學生。教師1根據實訓情況對學生提出實訓要求,同時強調一定要在實訓過程中把理論課教材用于實訓參考。
4.帶著問題拆裝實訓。每組分到的元件不同,在拆裝前根據分到的元件復習教材中相關的理論,每組理論搞清楚后結合實訓報告冊的內容進行拆解,拆下的元件放到干凈整潔的臺面上,全部拆解后,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每個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及結構,分析特點,并延伸到零件結構特點在相關其他機構中的應用情況。比如說齒輪泵中彈簧卡圈,不注意會忽略這個小件,學生找到這個件并要求說出這個元件的作用時,好多學生不太清楚,了解了這個零件是限制齒輪軸向位置作用后,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沒想到這么小零件會如此大的作用,同時讓學生回憶在其他機械結構中如在減速機中的應用等,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介紹這個元件是標準件,增加對標準件的認識。
5.基本回路連接可以鍛煉學生基本回路設計和初步診斷故障的能力。學生做這個實訓前,教師在一臺實驗臺上連接透明基本回路,為學生介紹實驗臺各個按鈕及相應各個元件的使用方法,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學過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自己設計液壓和氣動基本回路,自己連接,教師和學生一起檢查回路,發現問題一起考慮解決的辦法,在回路運動中,根據報告填寫不同壓力點的壓力實驗數據,根據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分析,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不同的原因,復習有哪些對壓力損失有影響。
在基本回路完成的同時,推廣到典型回路的應用,根據實驗1室的條件和學生對電器原理的理論知識設計簡單的公交才車門和翻斗車及挖掘機的液壓系統。實現機電液氣綜合實驗臺的綜合性能。在整個過程中,首先肯定學生的方法及特點,然后總結出正確的方法和思路,強調在設計過程中注意的事項,對學生做個正確的評價。
實驗臺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些故障,如對漏油處采取更換密封件,換向閥無法實現換向時是因為閥芯卡。恍谐涕_關不靈學生自己動手組裝行程開關等。擴展到液壓系統故障的隱蔽性的特點,液壓系統發生故障以后,應該有選擇,有側重,有次序地檢查液壓裝置的內部狀況,根據有關的判據,推斷出各故障原因可能性的大小,然后再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對液壓裝置作更深入細致的分析與評判。通過對系統多方面的綜合考察,得出更加具體的結論。
6.測繪液壓元件服務主干專業課的項目教學。機械制造技術是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主干專業課,采納項目教學方式授課,以項目形式在實習廠授課,授課結束學生即能加工出相應的產品。液壓元件如各種壓力閥、流量閥、換向閥、各種泵等,作為機械制造技術的小項目,項目前期的圖紙繪制在液壓實訓中完成。實訓按小組分配各個元件,拆開后測繪出零件的尺寸,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草圖,老師檢查合格后統一在電腦上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通過測繪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貫徹、執行GJ標準的意識,鍛煉學生生產實踐的測繪能力和繪圖能力。培養學生認真1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強化時間觀念,樹立GJ標準意識,養成良好的繪圖習慣和工作作風。為后續的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有實踐生產項目概念。通過電腦繪圖熟悉軟件的應用。
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的項目中,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圖紙動手加工和裝配。生產的產品讓學生有勞動快樂和成就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同時學生做出的產品可以用于下屆學生實驗室實訓拆裝元件用,為學校節約了購置元件的成本。這種方式與企業的產品生產方式類似。同時,這也為學生參加就業適應企業的生產方式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論
這種方式的實訓共做了兩屆,學生興趣高,學習態度端正,調動了多種感官,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加深了對液壓元件的結構和原理的理解,初步具有分析、設計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能力,安裝、調試、使用、維護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能力提高了,能夠進行簡單故障診斷和排除,為學習其他專業課和工作打下牢固基礎。小組成員的緊密合作,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使學生取長補短,增強創新意識,理論和實踐能力共同提高。
拆裝實訓報告范文3
一、實訓時間:6月12日6月20日
二、實訓地點:樂園模具拆準過實習基地
三、實訓項目:注塑模具拆裝,測繪
四、實訓目的:
1、熟悉注塑模具內容、結構、培養實踐動手能力
2、了解模具零件相互之間的裝配形式及配合關系
3、熟悉注塑模具的拆卸過程及裝配步驟
五、實訓要求:
1、對新拆裝模具零件進行測繪,按要求畫出相應的零件結構圖
2、對新拆裝模具零件進行分析,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及零件作用
3、熟悉拆裝過程及有關的.操作規則
六、準備工作:
1、選擇注塑模具一副
2、選擇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內角扳手、銅棒、拔銷器、木錘、鉗工臺、旋具、潤滑油、手錘等
3、選擇好測量工具:鋼直尺、游標卡尺、千分尺、萬能角度尺等量具(注意:測量取整數)
七、模具的拆裝步驟
1、上下模分離,左右分別擺放
2、做好標記A劃線標準,再沖出定位銷,松動內六角螺釘,按順序擺放測量模具,作好記錄
3、拆下的模具零件清洗,涂潤滑油
八、實訓感想
在經過上次模具的拆裝實習,這次實習中在拆裝模具這方面,我有了明顯的大題思路,拆裝過程中沒有遇到什么問題,能夠順利的將較簡單的模具進行拆裝,在課余我自己對大型模具也進行了一番觀察,讓我了解到了模具的內部結構和各部位之間的聯系關系,進一步的把教材和實踐相結合的對模具有了一個大概了解;在對模具測繪方面卻遇到了一些問題,一開始自己沒有真正找到一種方法去測繪模具,總是漏測一些數據和忘記里面的結構,不得不重新拆開再測,這是這次實習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另外,實習讓我進一步對Autocad軟件的熟悉和掌握,同時,還對三維軟件進行了初步的實體裝配了解。總之,這次實習既讓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又讓我的理論知識進行了一定的補充,讓我的機械基礎知識重新鞏固了一道。也要感謝老師的指導,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知識。
拆裝實訓報告范文4
一、實驗目的:
1、熟悉柴油機的整體構造及工作原理;
2、熟悉柴油機各部件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3、初步掌握拆裝柴油機的基本方法;
4、初步學習柴油機的清洗方法;
5、初步掌握柴油機的安裝及調試方法;
6、正確使用工具。
二、實驗內容:
1、理論系統的學習柴油機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2、折卸及觀察柴油機,思考其工作原理;
3、清洗柴油機各部件及機體;
4、安裝并調試柴油機;
5、歸納總結,寫出實驗報告。
三、實驗注意事項:
1、堅持“安全第一步”、“有條不紊”的原則;
2、務必使用型號一致或相配的工具(如扳手、套筒等)拆裝相應的螺紋副;
3、務必注意各元件及設備的保潔及保護。
四、實驗過程與方法:
一)、拆卸:按以下順序依次拆卸。
1、油路及其相關元件
第一步,放完油箱及油管中的柴油,然后關閉油箱下面的油管閥門。
第二步,依次卸載油管螺母、油管、濾油器、油箱和水箱,并將其放到指定的地點。 注意:油路元件務必做好保潔工作,不能讓其受到污染!
2、電啟動裝置
第一步,斷開電源。
第二步,依次卸載電源、啟動開關和電動機,并將其放到指定的地點。 注意:放置電源時務必確保電源正負極斷開!
3、進、排氣裝置
依次卸載空氣濾清器、進氣管、排氣筒,并將其放到指定的位置。
注意:排氣筒、空氣濾清器都較重,拆卸時應注意安全!
4、氣缸罩殼、汽缸蓋及其相關元件、噴油器
第一步,待氣門缸罩殼卸載后,依次拆卸搖臂、頂桿。
第二步,卸載噴油器。
第三步,卸載汽缸蓋。
注意:卸載汽缸蓋螺母須用扭力扳手!
5、飛輪和線圈
第一步,用工具將飛輪外大螺母的止動墊圈打平。
第二步,將飛輪轉用扳手套在其螺母上,用錘子敲打扳手,卸載螺母。
第三步,用飛輪拉力器將飛輪拉出,并卸下線圈。
注意:飛輪較重,卸載困難,應用其專用工具卸載,且應特別注意安全!
6、齒輪蓋及齒輪組、調速器、凸輪軸及氣門挺柱
第一步,卸載齒輪蓋邊緣螺母,并取下齒輪蓋。
第二步,依次卸載各齒輪、調速器、凸輪軸及挺柱。
注意:調速器上有六顆鋼球及相關元件,確保其不掉落丟失;先取下凸輪軸,然后再取出氣門挺柱!
7、活塞和曲軸
第一步,轉動曲軸,讓活塞連桿螺栓處于易于拆卸的位置,然后用扭力扳手卸載螺栓。 第二步,待兩顆活塞連桿螺栓都拆卸后,分別取下連桿蓋、軸瓦。
第三步,轉動曲軸,以方便用銅棒敲打連桿大端,取出活塞,接著取出曲軸。
注意:用銅棒敲打連桿大端時,應避免敲打在連桿大端安裝軸瓦處!
8、機油缸及其設備
第一步,應擰開放油螺塞放盡機油。
第二步,將機體旋轉180度,拆下油底殼以及其它相關設備。
注意:拆下油底殼后,應注意觀察機油泵的安裝位置、曲軸的支承形式等。
二)、清洗與潤滑
1、取適量清洗液于清洗器中,按照先油管及油路元件,后精密或小元件,最后大元件的.順序依次清洗。
2、清洗殼體。
3、用吹風逐次吹干各元件上的油污,之后將其放到指定的地點。
4、待清洗液干后,用適當的潤滑液潤滑需要潤滑的地方(包括機體)。
注意:清洗各零部件,清洗時注意觀察各零部件具體結構,然后按拆卸時的順序將零部件堆放整齊,準備安裝。某些零件棱角尖銳,應注意安全,應將清洗后的元件放置在清潔的地方,并確保其不受污染!
三)、安裝與調試
安裝順序(按以下順序)一般與拆卸相反,且應注意安全。
1、機油缸及其設備
第一步,放倒發動機,安裝油底殼以及其它相關設備。
2、曲軸飛輪組
第一步,在曲軸主軸承座上安裝并定位好軸承。
第二步,將曲軸安裝在機體軸承座內,將不帶油槽的主軸承裝入主軸承蓋,依次把擋油片、主軸承蓋按原位裝在主軸頸上,并按規定擰緊力矩,依次擰緊主軸承螺栓。
第三步,待曲軸安裝后,將線圈、飛輪安裝于曲軸后端軸凸緣盤上,安裝時注意原定位標記,然后緊固螺母。螺母緊固時應對角交叉進行,并用專用扳手扭緊。最后再將止動墊片打彎。 第四步,曲軸軸向間隙調整:
①、調整要求:曲軸軸向間隙S195為0.15~0.25毫米,S1100為0.2~0.3毫米。
、、調整方法:
A、拆下皮帶輪,打平飛輪螺母止退墊圈的折邊。
B、用專用六角扳手擰下飛輪螺母。
C、用拉出器拉出飛輪。如不易拉出,可用錘子敲擊拉出器壓板,曲軸軸頭處。
D、拆下主軸承蓋上的六只M8螺栓,用二只M8的螺栓交替均勻頂出主軸承蓋(防止曲軸跟隨外移掉下而造成損失)。
E、上緊主軸承蓋后,轉動曲軸較緊或較送時,用加減墊片的方法進行那個調整。
注意:軸承上油孔應與座上油道孔對準,然后在軸瓦表面涂上一層薄機油;螺栓不得一次擰緊,須經2~3次完成,擰緊順序應按從中到外交叉進行。
3、活塞連桿組
第一步,轉動曲軸,以便安裝活塞。
第二步,調整各道環端間隙按一定角度(三道氣環按120°鉗開,第一步道環的端隙應避開活塞銷座及側壓力較大一側)。
第三步,用錐行環將活塞環箍緊,用木錘手柄輕敲活塞頂部,使其進入氣缸,推至連桿大端與曲軸連桿軸頸連接。
第四步,裝上連桿蓋,轉動曲軸,將潤滑后的軸瓦,連桿蓋依次裝好,并按規定扭矩擰緊連桿螺栓螺母。
注意:安裝飛輪堅固螺母時,務必安裝止動墊片,最后并將其打彎!
4、齒輪蓋及齒輪組、調速器、凸輪軸及氣門挺柱
第一步,將柴油機側放,依次安裝好凸輪軸及氣門挺柱、調速器、各齒輪。
第二步,安裝齒輪蓋。
注意:安裝調速器時,應注意其各元件務必安裝完全;齒輪組時應確保各齒輪上的正時標記相對!
5、氣缸罩殼、汽缸蓋及其相關元件、噴油器的調試與安裝,氣門間隙、減壓器的調整。 第一步,平放柴油機機體,安裝氣缸墊、汽缸蓋。
第二步,轉動曲軸到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飛輪上有標志),依次安裝推桿、搖臂。 第三步,氣門間隙、p壓器的調整:
、、調整要求:冷機氣門間隙:進氣門為0.30~0.40毫米,排氣門為0.40~0.50毫米。
、、調整方法:
A、拆下氣缸蓋罩。
B、轉動飛輪,使飛輪上的“上止點”刻線對準水箱的刻線,使活塞在壓縮上止點。
C、松開搖臂中的鎖緊螺母和調整螺釘,把厚薄規插入與搖臂之間,擰動調整螺釘,調妥后鎖緊螺母。
第四步,噴油器壓力的調整與安裝
將噴油器取下后放到指定的儀器上進行調整其噴油壓力后,再將其安裝到機體上。 第五步,減壓器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將減壓器手柄順時針90°,此時手的感覺用力較大,氣門被壓下,轉動飛輪較省力,減壓良好。松開手柄后,減壓軸不得與氣門搖臂相碰。
、凇⒄{整方法:
A、轉動飛輪,使飛輪上的“上止點”刻線對準水箱的刻線,使活塞在壓縮上止點,進排氣門全關閉。
B、擰送鎖緊螺母。利用減壓座外圓與內孔的偏心來調整減壓器。如減壓太松(即減壓不夠),則將減壓座順時針轉動一個角度;太緊,則相反,直至減壓良好為止。
第六步,安裝氣門室罩。
注意:缸蓋螺栓應用扭力扳手由中間向兩端交叉均勻分2~3次擰至規定力矩。
6、油路及其相關元件
第一步,依次安裝濾油器、油管、油箱、水箱。
第二步,供油提前角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供油開始時間為上止點前18o(±2o)(以曲軸轉角計)。
、凇⒄{整方法:
A、拆下接噴油器一端的高壓油管管接螺母。
B、旋松接噴油泵一端的高壓油管管接螺母,將高壓油管旋轉一個位置,使高壓油管接噴油器一端的口向上,再將該管接螺母旋緊。
C、以運轉方向慢慢轉動飛輪,當油管扣剛冒油時,立即停止轉動,看飛輪上“供油”刻線是否對準水箱的刻線,如不合要求,即應調整。
、、調整步驟如下:
a、關閉油箱開關。
b、將齒輪室上的觀察孔蓋板拆下,并將調速把手至于中間位置。
c、拆下噴油泵上的進油管,旋下噴油泵三只固緊螺母,拉出噴油泵。
d、用增減油泵墊片來調整供油提前角,一般增加(或減去)0.2毫米厚的墊片,供油提前角約落后(或提前)3°。
e、將噴油泵裝上并擰緊固緊螺母。裝上噴油泵時,應特別注意將柱塞調節臂圓球嵌在齒輪室中調速杠桿的槽子內。噴油泵裝好后,此項工作還須通過觀察孔檢查一次,以免差錯而造成“飛車”事故。
7、電啟動裝置
第一步,依次安裝電動機、啟動開關,電源。
第二步,按正確方法聯接導線。
8、進、排氣裝置
第一步,依次安裝進、排氣裝置,扭緊螺母。
四)、啟動
1,手動轉動搖桿到排氣筒冒白煙為止;
2,聯接電源,啟動柴油機。
【拆裝實訓報告】相關文章:
汽車底盤拆裝實訓報告12-09
柴油機拆裝實訓報告范文12-09
實訓報告06-05
實訓的報告01-01
報告實訓報告08-13
電子技能實訓報告,電子技能實訓報告09-03
實場營銷的實訓報告03-09
綜合實訓報告03-19
導游實訓報告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