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學生調查報告

時間:2022-12-14 09:13:52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實用學生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1

  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結果:學生在學習中被動接受,學生最重要的活動是傾聽,等待老師以結論的形式直接向自己呈現學習內容;在學生心中,學習被視為一種負擔,學習是為了老師和家長,學生按照老師的指示去學習;學生的學習是獨立的,依賴于教師的外部誘導和灌輸。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性和獨立性都喪失了。在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應以課程改革精神和課程標準精神為指導,促進人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使教育真正發揮其促進人的發展的作用。基于這一思考,我們提出研究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本次實踐活動的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通過問卷調查,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習數學的興趣、喜歡的學習方法、如何看待課堂上的師生關系以及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幫助教師從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學習方法,為制定下一步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提供參考。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參與者:雞子縣小學一年級20名學生

  方法:采用匿名問卷,選項填在問卷后的括號內。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XX年11月27日,根據實際情況,專門制定了《小學一年級數學自主學習問卷》,調查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喜歡的作業方法。

  四、調查結果分析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不同的興趣。因此,教師采用什么樣的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自主學習方法,在數學自主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仍然喜歡數學,大多數學生喜歡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獲取新知識。學生喜歡在數學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一些問題,許多學生表示愿意與他人交流。學生希望老師能適當參與問題的討論,而不是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對自己研究并由老師提示的數學問題更感興趣。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只有一個答案的數學題,而是分析后有多個答案的題。當學生面臨難題時,希望與同齡人合作,一起討論,愿意小組合作,交流經驗。

  對于數學作業,三個選項的比例相差不大。經過一個小訪談,了解到大部分同學上課喜歡做書本或者練習冊,而對于課后作業,更喜歡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對該問卷的分析,根據該問卷中兒童的情況,我認為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要培養良好的意愿。意志是人自覺克服困難完成預定任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能動性的突出表現。由于大二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處于發展過程中,所以他們在自主學習數學時,總會遇到看不清或理解不清的地方,因此很容易畏難放棄決策。因此,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非常重要。所以老師要盡量給學生表演的機會,學生要充分欣賞他們的優秀表現。不要因為學生的問題而責備他們。教師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努力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意識,使學生理解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五、采取的措施:

  1、激發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所以激發學習參與的動機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前提。動機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鼓勵學生想學。這為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提供了動力。

  2、努力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學生有自主學習的動力,也需要參與學習的機會。教師應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點以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努力做到:“老師永遠不會取代任何學生能找到的知識;老師永遠不要暗示學生能解決的任何事情。”因此,教師應該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學生參與認知過程。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主動操作、思考、表達,讓全體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真正把“學數學”變成“做數學”,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此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把握本質,仔細梳理學生在自由活動中反饋的雜亂信息。

  分類。及時做“到位”的靈感。做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不僅讓學生參與整個過程,而且給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和自我發展的機會。在全方位參與學習中,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形成。

  六、摘要

  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我們的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如何適應學生的要求和社會需求,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措施。因此,通過這次調查和分析,我們應該更加清楚我們需要改進什么,并思考如何在未來的教學中科學地使用教學方法,以提高數學自主學習的效率。

  以上是我利用這次難得的實習機會整理出來的調查報告。如有不妥,請老師批評指正。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2

  1、調查目的。

  了解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及對實用文寫作的認識和需求,以便為我省各高職院校如何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或編寫相關的教材提供參考的依據。

  2、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

  3、調查對象。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海南外貿職業學院、海南政法職業學院五所院校的各專業學生。

  4、調查數量。

  共發放調查問卷55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550份。

  5、調查結果。

  從收回的550份有效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及分析情況來看,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在對實用文寫作的興趣、能力、自學情況、格式、應用價值、課程開設需求等六個方面的情況如下:

  (1)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的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有43.06%的學生對這門課程是感興趣的,43.84%的學生一般喜歡,13.10%的學生不喜歡。

  (2)高職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自己寫作能力高的學生有22.97%,認為自己寫作能力一般或低的學生有77.03%。

  (3)高職學生主動提高實用文寫作能力的情況。

  認為自己寫作能力一般或低的高職學生有77.03%,這說明高職學生的實用文寫作實際水平并不高。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只有7.13%的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實用文寫作能力而經常主動去尋找機會通過各種方式去學習如何使用實用文,92.87%的學生不會主動去自學實用文的寫作。

  (4)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格式的了解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88.87%的學生不了解借條、證明、申請書等常用實用文寫作的格式或略知。

  (5)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應用價值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75.85%的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范圍廣,只有1.20%的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范圍狹窄。

  (6)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課程開設需求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80.1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認為沒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生僅有9.63%。

  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范圍很廣,可是卻有77.0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用文寫作能力一般或低,有88.87%的學生不知道借條、證明、申請書等常用實用文寫作的格式。面對實際需求廣泛而自身能力不足的現實,學生采取自主學習以獲得相關實用文寫作能力的學生只有7.13%,這意味著有92%以上的高職學生畢業后仍會缺乏實用文寫作的相關能力,這種能力的缺失會給許多高職畢業生在工作中帶來諸多不便。正因為高職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范圍很廣,有80.1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以彌補他們在實用文寫作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目前,各高職院校使用的實用文寫作教材存在體系龐大,內容繁雜,其中涉及的日常實用文極其有限,往往不是介紹和教學的.重點。教材講的學生不一定常用,學生常用的教材不一定有,而且在體例上也多重理論、輕訓練,選擇的例文遠離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使高職學生學習起來疏遠感較大,妨礙了他們對實用文重要性的積極認知,抑制了他們對實用文寫作學習的應有興趣。為此,為了使實用文寫作課程面向社會、面向生活、切近學生,達到更廣、更專業、更實用的目的,我們又對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課程內容的需求進行調查。我們從教師的角度列出高職學生在畢業后應掌握的35種常用的實用文種類,讓高職學生從中選出最常用的20種。我們用于調查的35種常用的實用文種類是:畢業論文、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演講稿、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信、致辭、起訴狀、辭職信、調查報告、申訴狀、感謝信、便條、上訴狀、競聘詞、證明信、述職報告、請示、條據、經濟活動分析、倡議書、函、答辯狀、商務信函、通報、請帖、啟事、簡報、對聯。

  通過對550份有效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高職學生最需要掌握的20種實用文體是:畢業論文、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演講稿、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信、致辭、起訴狀、辭職信、調查報告、申訴狀、感謝信、便條、上訴狀。

  6、調查結論。

  綜合上述調查結果,我們可以明確:實用文寫作是每位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工具、技能之一。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用文已經社會化、大眾化,但高職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并不高,又沒有主動學習的求知欲。因此,各高職院校必須重視這門課程的開設,要針對高職學生最需要掌握的20種實用文文體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相關教材的編寫工作,以便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實用文寫作能力。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3

  一、主題

  大學生消費心理及狀況調查

  二、目的

  通過調查,了解現在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并分析相關的消費心理及暴露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及對策,引導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

  三、方法

  問卷調查

  四、對象

  大學生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 由于生活環境、成長環境、家庭經濟狀況、 所受教育、校園環境以及年齡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 使這個群體有自己特有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我們通過對部分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消費狀況調查以及對他們的消費狀況和消費的特點進行分析, 為進一步改進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線索。

  五、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的消費現象

  大學生月消費額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消費的主要項目中,伙食費用占每月消費總額的93%,交通、通訊占每月消費總額的68%,購物占每月消費總額的65%,娛樂占每月消費總額的52%,學習費用占每月消費總額的47%,交際占每月消費總額的28%,其他類別占每月消費總額的6%。就每月花在娛樂方面的費用而言, 13%的大學生的花費在50元以下,30%的大學生的花費在50-100元,24%的大學生的花費在100-150元,15%的大學生的花費在150-200元,18%的大學生的花費在200元以上。每個月的情感投資費,或者說談戀愛浪漫氣氛“制造費”中, 花費在100元以下占10%,花費在100-200元的占9%,花費在200-400元的占4%,花費在400元以上的'占3%,另外本次調查中單身的大學生占74%。大學生每學期學習方面的花費(包括考試、考證、文具、書籍、復印、培訓班)中,花費在200元以下占47%,花費在200-300元的占20%,花費在300-400元的占13%,花費在400-600元的占11%,花費在600元以上的占9%。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證、電腦等) 、休閑及娛樂消費(休閑、旅游、娛樂)、人際交往消費(人情、戀愛) 等幾個方面。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絕大部分的消費還是用于基本生活的消費(伙食、交通、通訊),購物(服裝、飾品)消費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其次是娛樂、學習的消費,最后才是人際交往方面的消費。

  由此可以看出,對于購買的商品的選擇,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比較理智的,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和思維判斷能力,對自己的需要定會做出滿足相應需要的行為。但仍有小部分的大學生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有些盲目。

  而就購買商品時注重的問題而言,大學生重視質量與功能的占調查人數的46%,重視實用性的占總調查人數的21%,重視美觀別致的占總調查人數的15%,重視價格的占總調查人數的9%,重視新鮮感的占總調查人數的5%,重視品牌的占總調查人數的4%。據此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消費結構總體上是合理的,他們能夠從自身條件出發進行出合理的消費行為,大部分的大學生購物時都會考慮商品的質量、實用性,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雖仍會有一部分大學生會更看重品牌新鮮感,外觀,但質量還是最關鍵因素。

  就在物品選擇的標準上,對名牌(比如:鞋子、衣服、手機等)持的態度中,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的大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占48%,持無所謂態度的大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占29%,認為只是要幾件名牌撐場面就行了,當代大學生熱衷,只愛名牌的只占總調查人數的6%,可以看出對于名牌,很少有大學生會刻意追求,很多人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

  (二)、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行為全過程中發生的系列心理活動,它是消費者對客觀消費對象與其自身主觀消費需求的綜合反應

  認識過程:即消費者對自己的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和注意等活動對商品屬性以及各方面聯系的綜合反映過程。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4

  愛情,多么美好的東西。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邊”;從作家和天才學者到浪漫主義詩人,世界各地都留下了無盡的吟誦和嘆息。而大學生在青春時期,總是對美好的愛情充滿憧憬。但是不同的大學生對愛情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就是對愛情的看法不一樣。愛情觀是指異性在生理、心理、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互相仰慕,培養愛情的觀念。在當今的高校,談戀愛已經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而且,我國不再要求大學生結婚,使得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的特點、成因及影響。為了引導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愛情狀況,樹立積極健康的愛情觀,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調查采用自制的《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問卷》,涵蓋了大學生如何看待愛情和對待愛情的態度的主要內容,試圖通過該問卷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大學生戀愛觀的現狀。

  2、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西南大學的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收回問卷79份,有效率分別為98%和75%。

  3、調查時間為10月20xx日。

  二、調查結果分析

  (大一新生戀愛觀念調查

  被調查的新生有20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只有4個人談過戀愛,也只有4個人談過戀愛,說明戀愛的人很少。調查顯示,70%的大一新生支持大學生談戀愛,而只有一個對象。大部分同學都沒想過戀愛的動力。60%不在乎失戀,30%會再找一個,只有10%會崩潰。60%的人認為自己孤獨空虛,想找個人陪伴。這部分人是因為剛從高中緊張的生活進入輕松的大學生活,沒有了高考的精力,再想到愛情和雨水的滋潤。在這次調查中,大部分新生都說學習比談戀愛重要。可見大一新生的思想是比較純粹的,80%的人在戀愛成功率上選擇“很小”。

  (二)大二戀愛調查

  被調查的19名大二學生,其中男生8名,女生11名。以下是一些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戀愛過的男女生中,2/3的男生覺得自己有理想的戀人,而女生只有1/10,說明男生比較實際,女生對戀愛對象的態度也比較理想化。

  2、關于異地戀和愛情能不能天長地久的問題,男生女生都樂觀與否,這個數字是50%。這說明大二學生中,有的人對待感情的方式比較實際,有的人對未來充滿迷茫,說明這個階段的人還不夠成熟。

  3、在戀愛時間分享的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35%的大學生活時間足夠了,而男生普遍認為35%-65%合適。可以看出,男生對愛情的渴望比女生更強烈,也說明在女生比例遠高于男生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小。

  4、如何應對失戀?40%的男生選擇感到難過,而只有20%的女生選擇這個答案。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表示會再找一個,說明男生比女生更感性,而女生比男生更樂觀。

  5、大部分男生更注重女生的內在美,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了男生和女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很大的差異。

  6、在和對方打交道的時候,大部分男生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而大部分女生都無法容忍自己的態度,這也說明在戀愛中,男生比女生更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愛情觀還處于發展期。相信愛情,對自己有信心的人,一般都能得到一份理想的愛情,不相信愛情或者缺乏信心的`人,還在尋找。無論如何,大二學生的愛情觀正在走向成熟。

  (三)初中生愛情調查

  被調查的有20名大三學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13名。據被調查學生反映,大部分都在談戀愛,但近六成是男生。這可能與師范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有關。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說他們的戀人不是理想的類型。60%的人,尤其是女生,很浪漫,覺得可以永遠和愛人在一起。換句話說,女生對愛情很樂觀。

  調查還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中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于異地戀,男生比女生更理性,不看好異地戀,認為大學生戀愛會因為工作引起。家庭等原因不會發展成婚姻。

  鑒于男孩和女孩之間的許多差異,進行了一項比較記錄。70%的人說談戀愛不談戀愛無所謂,只有少數人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于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說是因為孤獨空虛,沒有找到一輩子的伴侶。男生女生都可以平平淡淡的對待失戀,少數人(主要是女生)對愛情很認真;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制在65%以內,比男生更注重學業;60%的人有暗戀對象,說會表白,有的說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更矜持,更藏不住自己的愛,而男生則勇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一半的人說不輕易愛一個人,對愛的對象一般要求很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表,女生更注重內心的修養。戀人的品行是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要。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5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當代學生的消費新概念及其存在的問題

  1、 實惠是大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實用之間,更多數學生選擇的是實用。在各類產品的選擇中,價格適中總是大學生首要考慮因素之一。類似的特征在促銷方式的選擇上也有體現,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三種促銷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贈送小禮物。

  2 、大學生側重時尚性消費

  20歲左右的青年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大學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獨特、新奇、時髦的產品,與此同時,獨特、新奇帶來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飾、化妝品仍是女生消費的大頭,68.3%的大學生表示喜歡購買獨特風格的衣著服飾。只有31.7%的人認為無所謂,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學生在品牌的選擇上忠誠度高

  國外有知名度、美譽度的品牌更受學生歡迎。在手機、數碼產品等中高端消費品上,國外品牌占據優勢;國內品牌在電腦等個別領域逐步增強。在快速消費品上,國內外品牌在大學生心目中各有優劣。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有將近一半的同學在購物時,將品牌作為第一考慮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檔服裝、化妝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學歡迎。

  4 、大學生消費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他們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調查發現,有98.3%的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費在600元左右。像滿足以前意義上的溫飽消費只占總消費的三成,戀愛、人際交往、個人時尚用品等費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費的大頭。現在MP3、手機、筆記本電腦也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產品。目前,手機在同學中的占有率超過90%,其中七成的同學使用高檔手機。56.7%的同學擁有電腦。但在擁有電腦的同學中,68%的同學將電腦用于玩游戲、上網聊天等娛樂活動,只有少數同學是用電腦學習。

  5、 考證、出國成為大學生消費新增長點

  我粗略數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證,還有許多職業資格證,像會計證、秘書證、公關員證等,甚至還包括駕駛證。為了考試,還要參加許多考證補習班,這種班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但事實上,很多人是隨大流去考的,很多證對我們來說并沒有多大用處,像公關員資格證對找工作來說起不到什么作用。同學如實說。除了考證成風以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將畢業出國留學提到了議事日程上,許多家庭就將一大筆錢投在了各種出國培訓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簽證的`朋友算了一筆賬:出國必須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東方的雅思,學費1800元,材料費200元,報名費1000多元,連帶生活費,光半個月就花了4、5千元。考完之后要申請學校,每所學校的申請費都不同,例如美國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請幾所,怎么都將近一萬元,加上后面的簽證、護照、存檔的錢,僅前期準備就要好幾萬,更別提出國了。

  二、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也有幾點

  1、 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的消費情況對大學生的消費觀有重要影響。我在對一些同學的訪問中發現,一般來說,農村的大學生每月的消費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開支主要是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他們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學校的消費也和在家里一樣,不會太講究。而城里的學生在消費上就相對大手大腳些。

  2 、集體影響

  讀書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集體宿舍,這樣,個人的消費方式不得不受到集體的影響,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歡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習慣,我也就慢慢跟著喝了。

  3、 社會文化的影響

  以女大學生為例,雖然他們和社會有一段距離,但社會上的潮流也能影響到她們,追求時尚,高檔服裝,化裝品,減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錢。

  三、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觀和行為會在孩子身上有形或無形的反映出來。給予他們一定消費自主的同時也要注意教育。同時,學校對大學生正確的消費官和消費行為應有好的主導作用。要加強勤儉節約的教育,狠抓校風學風。最后建立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當前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影響。我們希望依賴社會的力量,屏棄不良的消費行為,積極建立校園新風氣、新消費文化的生長點。

【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的調查報告03-03

學生調查報告06-09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07-12

學生調查報告06-15

學生調查報告范文 學生調查報告怎么寫03-01

學生上網調查報告05-11

學生近視調查報告05-19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04-25

調查報告的學生作文11-13

學生參與調查報告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