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甘藍種植技術
如何種植秋甘藍?栽培秋甘藍需要注意什么?秋甘藍一般較春甘藍產量高,且穩產、耐貯藏。適當發展秋甘藍,對調節淡季蔬菜供應,增加市場蔬菜品種具有重要的作用。秋甘藍多在夏季播種,秋末冬初收獲。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秋甘藍的種植方法。
種植甘藍四個步驟
步驟1
選好適宜所在地氣候的品種。甘藍通常是按葉子的形狀來分類的,雖然生長期有長有短,但大多數甘藍都能在移栽到土壤里45-75天后收獲。
羽衣甘藍(Curly Kale),味微甜,是最常見的甘藍品種之一,葉子蜷曲、褶皺。
恐龍甘藍(Lacinato/Dino Kale) ,葉細長,表面也有皺紋。
芥藍(Premier Kale),以極強的耐寒能力及超快的生長速度而著名。
西伯利亞綠葉甘藍(Siberian Kale,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那樣,是所有品種中最耐寒的,還具有極強的抗蟲能力。
俄國紫甘藍(Red Russian Kale),葉子蜷曲,呈紫紅色,其抗蟲能力與西伯利亞綠葉甘藍相當。
紫色羽衣甘藍(Redbor Kale),一種顏色艷麗的紫紅色甘藍,非常適合做配菜。
手杖甘藍(Walking Stick Kale) 莖高可達183厘米,狀如手杖,它的名字由此而來。
步驟2
找一個花盆或一塊園地。不論你在哪里栽培,每棵甘藍都需要15厘米見方的空間。秋季種植甘藍,要放在眼光充足的地方,春季種植甘藍,則要放在略有蔭蔽的地方。
不要種在地勢低、容易積水的地方,如果你找不到排水通暢的土地,那么就在花園里造一個花園栽培床。
用香柏木造栽培床,因為香柏木遇濕不會腐爛。
步驟3
檢測土壤。種植甘藍的土地的最佳pH值應在5.5-6.8之間,確保你用于種植甘藍的土壤是符合要求的。砂土或粘土有損甘藍的口味,還會降低其免疫力。
如果土壤的pH值低于5.5,可以撒點堆肥或組合盆栽種植土來提高堿性。
如果pH值高于6.8,就撒點顆粒狀的硫磺在提高酸性。
步驟4
了解合適的種植時間。如果你準備種在室內,就要在最后一次霜降前的5-7周內播種;如果種在室外,就要在秋季最后一次霜降前的2-4周內或第一次霜降前的10周內播種。
甘藍種子發芽時,氣溫必須在4攝氏度以上。
甘藍在21攝氏度以上的環境里發芽會更健康。
早秋甘藍種植新法
秋甘藍栽培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定植,其蓮座葉是在比較高的溫度下生長的,在溫和冷涼的氣候下進行結球,因而生長快,要求養分高。
一般應當把追肥的重點放在蓮座葉生長的盛期和結球前、中期。追肥可分為五次:第一次在幼苗定植,新根發生時施“提苗肥”,用量較輕,一般以稀薄的人糞尿為主;第二次在蓮座葉生長的初期,此時應提高肥料的用量和濃度,一般可施稀薄糞肥加氮素化肥;第三次于蓮座葉生長盛期施入,使用較濃的'有機肥料和氮磷化肥混合在行間開溝施入,并封土灌水,之后還可在地面施草木灰。此外,在結球前期和中期再追肥兩次,于結球后期停止施肥。為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最好將有機肥料與礦質肥料混合或分別施用,一般以氮鉀為主,適當配合磷肥。
秋甘藍生長前期正是高溫季,因此應選種耐熱、生長期短的品種。出苗后采用遮陽網進行栽培,防止陽光直射。在幼苗表面噴施新高脂膜,有效防治病菌侵染,提高甘藍光合作用強度。
甘藍苗長到2—3片真葉時及時間苗,將生長過密苗株拔掉,保持田間通風透光性良好。遇天較為干旱時,每天早晚澆水,保持田間濕度良好,適時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通透性。大雨過后及時排出田間積水,謹防根腐病的發生。
秋甘藍生長期一般追肥3-4,追肥時注意均衡追施氮、磷、鉀肥等,與腐熟有機肥一起混合施用,保證甘藍生長所需營養充足,同時可進行葉面噴施蔬菜壯莖靈,促使甘藍桿莖粗壯、葉片肥厚、植株茂盛。
秋甘藍高產栽培技術
秋甘藍一般較春甘藍產量高,且穩產、耐貯藏。適當發展秋甘藍,對調節淡季蔬菜供應,增加市場蔬菜品種具有重要的作用。秋甘藍多在夏季播種,秋末冬初收獲。秋季冷涼的氣候適宜甘藍生長,因此產量高、品質優。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選擇良種
秋甘藍與春甘藍相反,它的生長前期正是高溫的季節,因此應選用耐熱、抗寒和產品耐貯藏的早、中、晚熟品種,可排開播種。如中甘l6、中甘17、夏光、世農200等品種。
二、施足基肥
一般每畝施用腐熟廄肥或堆肥4000~5000公斤,并將磷肥50~70公斤與之混合堆集,腐熟后施用。在地面做畦時鋪施60%,到定植種苗時再溝施40%。在不施有機肥的情況下,每畝施過磷酸鈣40公斤、氯化鉀15公斤作基肥,30公斤復合肥作為定植前的基肥耕翻入土壤中。
三、適期播種
秋播甘藍品種生長期都較長,而秋季生長期有限。因此秋甘藍的播種期應根據品種的生長期而定,寧可適當提前,不可延后。河北、山東在6~7月份播種為宜。采用高畦遮陰育苗,以利防曬、防雨、排水降溫。
四、適時定植
秋甘藍定植時正值溫度高、土壤濕度小、蒸發量大的季節,應選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定植前一天,苗床澆透水,挖苗不要傷根過多。定植時適當淺栽,有利于發根。定植水要澆足,緩苗水要早澆,并做好補苗工作,以保全苗。一般在30天左右,7~8片葉時定植。行距50~60厘米,株距45~50厘米。
五、科學追肥
秋甘藍追肥一般分5次進行。定植時追施1次稀淡的人糞尿;蓮座葉形成時,追施第二次肥,要提高濃度,增加用量,可用人糞尿和尿素化肥;蓮座葉生長盛期,追施第三次肥,可在行間開溝埋肥,將有機肥與氮、磷化肥混合,施入后封土灌水,然后在地面撒施草木灰。在結球前期和中期各追施三元復合肥1次,每次35公斤左右,結球后期停止追肥。
六、澆水排水
前期注意松土透氣,防旱、防草和排水防澇。中后期肥水齊攻,旱時及時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進入蓮座期后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最好澆井水,不要澆河塘水。大雨過后及時做好排水工作,不能有積水。收前半個月控制水肥,以利收貯。
七、防病治蟲
定植后注意防治病蟲,黑腐病可用50%滅菌成8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35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倍液噴霧。病毒病可噴施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噴施1.5%植病靈1000倍液防治。甘藍的主要害蟲有菜青蟲、小菜蛾及夜蛾等,可用5%抑在保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秋甘藍種植技術】相關文章:
1.秋季甘藍種植時間